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寒地冻吃火锅

(2006-11-21 15:40:06)
分类:

天寒地冻吃火锅

 

鉴于一位朋友强烈要求请他吃饭,加之最近天气转冷,恩,确实也到常吃火锅的季节了。

 

身在重庆,相信没人不曾尝过那一锅红油。特别是到了冬天,吃火锅几乎成了朋友聚会、治疗感冒和暖胃热身的必需品。毋庸多言,只需一句:走起,吃火锅!肯定响应者众。重庆满街都是火锅店,高中低档任君选择:小天鹅、秦妈、德庄、麦香园、苏大姐、谭鱼头、刘一手……数也数不清。原来一直以为火锅这个名字取自放“锅”在“火”上之意,等来了重庆真正吃过地道重庆火锅才晓得:火锅火锅,吃了锅里的东西,嘴里就象着火。虽然每次吃火锅服务小姐都会礼貌性的问:锅底要红汤还是鸳鸯?但真正的重庆人是不屑于吃不辣的火锅的,他们觉得不吃到口舌麻木面红耳赤泪涕齐下,就简直是对火锅的侮辱!至于吃过第二天肚子里翻江倒海面子上痘痘疯长,都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了。

 

从美食学角度考虑,辣可以激发更浓烈的香味,所以某种程度上说,重庆可算的上是中国最香的城市,也难怪虽然明知辣明知吃了要上火,人们还是抵挡不住火锅的诱惑,义无返顾的吃下一嘴浓香,一腹火烫。

 

天寒地冻,吃火锅去啦!

 

重庆火锅起源:重庆火锅出现较晚,大约是在清代道光年间。四川作家李颉人在其所著的《风土什志》中写道:“吃水牛毛肚的火锅,发源于重庆对岸的江北。最初一般挑担子零卖贩子将水牛内脏买得,洗净煮一煮,而后将肝子、肚子等切成小块,于担头置泥炉一具,炉上置分格的大洋铁盆一只,盆内翻煎倒滚着一种又辣又麻又咸的卤汁。于是河边、桥头的一般卖劳力的朋友,便围着担子受用起来。各人认定一格,且烫且吃,吃若干块,算若干线,既经济,又能增加热量……。直到民国二十三年,重庆城内才有一家小饭店将它高尚化了,从担头移到桌上,泥炉依然,只是将分格失盆换成了赤铜小锅,卤汁、蘸汁也改由食客自行配合,以求干净而适合人的口味。”

 

根据李老的记载,可说川味火锅发源于重庆,经过饮食界的不断改进,色、香、味独具特色,因此重庆火锅或山城火锅最负盛名。重庆火锅大致可分为“毛肚火锅”、“清汤火锅”,同时还有将两味火锅融为一锅的“鸳鸯火锅”,此火锅在1983年全国烹饪名师表演鉴定大会中大受赞誉。制作厨师获得了优秀厨师称号。近年来,重庆的火锅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在制卤、用料、吃法等方面都有所创新。“毛肚火锅”已经成为重庆最著名的风味小吃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