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山日报:幸福与命运

(2010-11-23 01:45:38)
标签:

幸福与命运

文山日报

心相篇

平和的心态

感觉到

文化

分类: 散文

 有人说幸福是一种感觉,感觉到幸福了才是幸福的。然而,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感觉到某种快感的时候,却只有一种期待更大快感到来时的想像,也只有等到我们日后的生活过得相当空乏枯燥了,才会觉得当初感觉着那种快感的时候是幸福的。

也有人说幸福是一种实实在在地拥有什么东西,但我们在这个时候,并不觉得满足,还满心期盼着更大更多的拥有,也只是在失去这些曾经的拥有后,才感觉到当时是多么的幸福。

人总是在失落与渴望中过完自己的一生。

幸福究竟是什么,幸福是幸福本身么?当我们宣称自己是幸福的时候,恰恰自己是不太幸福的,甚至还身处逆境当中。

幸福的“幸”,一种说法是幸运、运气好,一种说法是受到宠幸了。至于福,与“祸”相对。富可敌国,贵为高官圣人,寿命绵长,子孙满堂且个个成才,是为福。

这只是幸福的普通意义,如果深究起来,就没这么简单了。纵观古今中外所有的达官贵人英雄豪杰,“幸”而且“福”者是没有的。譬如一个生命莫名其妙地降生在了达官贵人英雄豪杰之家,甚至成了皇位的继承人,这只能算是幸,还说不上是福。如果天生是个白痴或者混蛋,他娘老子造就的大好基业也会被他玩完,不但无福,还祸事不断。这是有“幸”无“福”者的类型。

“幸”主要是天作之机缘巧合,有的是幸于出身,有的是幸于才干,有的是幸于官位,有的是幸于财富,有的是幸于名声。如若躺在“幸”的份上成天睡大觉,或者凭借着“幸”无恶不作,就不会有“福”。“福”是后天依据先天“幸”的造化,通过自身的进德修业才能够具备的。

幸福跟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命是先天的,譬如一个人的性别、出生的家庭背景、身体的素质以及智力的强弱,都不是自己在出生前能够作得了主的;运是后天的,命好者,如果能够在瞬息万变的人事纠葛中保持一种良好的道德意识,能够以自己先天丰厚的条件向外拓展自己社会公众方面的仁慈,这个福寿就绵长,否则,就会因后天的不进德修业而将先天的好命早早地享用尽了。

宋代陈抟老祖有《心相篇》阐述了命运的真相:“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发,观行而祸福可知。”心为主导,行为心之发动,心行的结果就是祸福的现行。我们往往是任随了自己的喜怒哀乐,以及对于自己并不真正清楚其究竟的人事是非的评判,就说了不应该说的话,做了不应该做的事。可见,这个心的作用对于幸福(命运)的导向是非常重要的。

《心相篇》还有一句经典的论断:“知其善而守之,锦上添花;知其恶而弗为,祸转为福。”知善是不容易的,就跟知恶是同样的道理。知善能够始终如一的坚守,人的幸福也就与日俱增,但这种幸福也只能建立在与外部人事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上。知恶的本质,也能够始终如一地警醒自己不作。能够看透一些外在好的事相内部带有浓重的恶的因素而不为之,这是一种智慧者趋吉避凶的真实功夫。

先天的命与后天的运,在中国古人的眼里是辩证的,既对立又统一。先天的命坏,肯定对后天的运有着不可挽回的影响,如能在后天的运作中知非即改、从善去恶,幸福就会源源不断地来到。珍惜先天的好命,好好把握后天的福运,这二者的结合,才能使一个人不断地有一个灵魂上的升华,生活的幸福指数也会不断地得到增长。

《了凡四训》里面的改过修善法,虽然是出于一种现世的幸福向往,其实质也是合乎情理的。一个人有了良好的道德修养,自然会有平和的心态,有了一个平和的心态,待人处事就能够符合人事的情理,自然就能够在与外部人事的和谐相处中有好的人缘,有了好的人缘,人就活得更加的安然自在。所以,幸福的有无,是跟一个人的心行大有关系的。

《圣经》里有一句话,“太阳既照好人,也照坏人。”以一颗平等无分别的心,面对世间众生万象,能够生发出来的,就是一些好的念头与好的心境。


    ●邬海波

 

文山日报2010年11月21日第4B版:http://news.idoican.com.cn/wsrb/html/2010-11/21/content_1818843.htm?div=-1

 

 

http://news.idoican.com.cn/wsrb/images/2010-11/21/4B/201011214B_brief.jpg

 

 

附记:我的《幸福与命运》一文被《文山日报》转载,发出来作个记录,至于稿费什么的随后讨要,一篇小文,也无所谓这些,自己的文字能有报刊编辑转载让更多的朋友读到,也是值得感谢的好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