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生盖了9次房,第一次盖房是63年。当时我家住的是三间东屋草房,门朝西,房顶是用高粱秸捆成捆摆在房上的,上面摊上泥抹平就好了,当然每年都得抹上一遍泥,要不会漏水的。
那时候盖座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没有钱二没有原料,砖是使不起的,积攒的一些拆庙捡到旧砖也是宝贝,那时可舍不得往墙上用,因为没有那么多,也不够用,只能用在刀刃上,做地基和包下面的墙皮用。
房子的主要用砖只能靠拓土坯代替,所以盖房前要先准备好多好多的土坯。
那时拓土坯都得找邻居帮忙,那个时侯找人很简单,只要管个饭,弄点好吃的,混个肚圆就行了。
那时,拓土坯我帮忙搂土和泥,土还要是黏土,浇上水还要撒上麦秸,翻几遍麦秸掺匀才行,这可是一个累差事,有力气也经不住搂几次泥,就累得气喘吁吁了。拓好的坯晾干后还要鼎成一摞一摞的放起来备用。
我家的房基是土改时分得的村里的庙地,在最高处。可当时家里人都不愿意再住这块庙地。所以就攒足劲弃高地择低地,在现庄基的东边,靠南边的闲散低地方盖了座房子。那时盖的房子质量不高,地基是用旧砖和半截砖累起来的,共7层高,再往上就是土坯了。

这次房顶用上了青瓦,彻底摆脱了住草房的历史。
然而好景不长,63年发大水,天下大雨加上岳城水库放水,老百姓就遭殃了。下午大水进了村,很快就将我的房子泡了起来,那么简单的房子,那里经得起这水漫“金山”呀!没有待到天黑,就泡倒了两间房。剩下的一间到第二天早上才倒下。这一前一后先后分次坍倒,将我家房上的青瓦摔得粉碎,几乎找不到几块完整的瓦了。
要知道这座房子可是我家耗尽所有财力才盖起来的呀!才不足6个月,还没有搬进去住,就这么呜呼哀哉了,你说我们家这运气有多么背吧!
经过63年的大水教训,再也不敢将房子盖在低处了。
64年我家又将残砖剩瓦收拾起来,补了些原料,又在庙地上盖了三间泥瓦房,这次是在老庄基的庙地南段盖的,坐北朝南,坐落在院子的中央。这次地基还是用旧砖,地基七层,上面不是用土坯,而是找人用泥土打起来的墙,房顶用上了椽子、苇笆和青瓦,比起原来的房子,那也算是高级的多了。
上一篇
下一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