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 15/18曲黎敏

(2008-04-28 08:26:58)
标签:

曲黎敏

黄帝内经

养生智慧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健康

分类: 健康养生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 15/18曲黎敏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接上讲)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四时意为四季,终始,终指冬天。

春天就是蠢,万物蠢蠢欲动,生发之机;夏,都解助起来,都解,假也,夏是假借,借过来,特别散的意思;秋是收敛,就,成就的意思,成就万物的意思。冬是终,春是始,有终才能有始。买房子要买坐北朝南的,北代表肾精。肾精足了才可以往外散,南方主散。

死生之本也,先死而后生,死生的根本。
逆之则灾害生,如果你忤逆它,灾害就会生出来,包括病。
从之则疴疾不起,是谓得道,疴是小病,疾也是病。顺从四季,小病不生。

病,人生病了就要歇着,躺在床上。疾是箭,受了点外伤,疾是小病。病,疾加也,疾加重了。疾是小病,病是重病。有一种解释,病字是床里有个丙字,丙在中国的天干地支中,把丙丁看作是火症,南方丙丁火,五脏里心从火,病是心病。心病难医。疔疮,也属于火症。没有不可以治的病,只有不可以治的人。脂肪有点像人藏元气的地方的概念。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道,是圣人按照它去做的。佩通背,违背的背,愚笨的人就是违背了道的规律去行动的人。

不治已病治未病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圣人不治已经生病的那个部位,而治未病部位。
有一种说法,中医是预防科学,在你没生病之前,就把问题解决了。
另一种说法是,不治已经生病的脏器,而治还没有生病的脏器。得了肝病,先不治肝,水生木,把水给固摄住,肾精足了,肝病自然就好。
木克土,肝病会往脾上转。如郁闷时,肝气淤滞有人是两肋疼痛,尤其左边;有人是吃不下饭,肝气的淤汁把脾胃的气伤害了。治病时,如果肝病往脾胃上转,一定是加重了。
假如是肺癌,治着治着肺癌好了,转成了大肠癌了,肺与大肠相为表里,有时咳嗽不光是肺的毛病,有可能是大肠的淤毒。夫妻有时会得同样的病,因为生活方式、情志相同点多。肺为里,大肠为表,病由里出表,从里症变成了表征,从阴症变成了阳症。大肠为阳明,肺为太阴,这是把病治好了的象。
得了肝病,肾也受到伤害了,这时不治肝病,固住脾胃,不让病往下走,脾胃又是生精血的地方,把脾胃养好,反过来也会对肝肾好。
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把没有乱的地方好好治一下,别让它再往下继续影响。这就是圣人以上所说的一切。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如果已经生病了,而后给你用药。
乱已成而后治之,如果灾难已经形成了,而后再治。
譬犹渴而穿井,就像渴了以后再去挖井。
斗而铸锥,马上就要打仗了,才去造兵器。
不亦晚乎,太晚了,来不及了。
一定要在病还没有成形的阶段,及时控制住。中医在这方面很占有优势。
如果一看人嘴歪成那样,就知道他的胃病很重,他比较压抑,比较郁闷,另外比较好面子。领导说他也憋着,在家里也受气,先要给这种人在情志上宣开。
古代有精神病的人很少,顶多是花痴。医学和道德有关。古人有两套系统避免这样的精神崩溃,儒道互补。现在一般说儒学是根本,它是积极进取,入世的一门学问;道家思想基本讲出世的
现在的教育,不做做人的培养,就是学习学习,小孩子现在都郁闷,经脉不通。
现在的人向外追求的太多了,古人是向内追求,修内。
现在的人都重身外之事,古人重视内在的修为。
现在的人无法控制的事太多了,人和人之间都有点防范的心理,这也是很多人养宠物的原因,只愿意和听自己话的在一起,这是现代人烦恼的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就是注重科技,不重视文化,一定要加强文化的修养。文化才是调节情绪的一个良方。治疗孤独、网瘾,应该往文化方面引导,多读圣贤书。

 

上一集    下一集

http://img.users.51.la/646854.asp15/18曲黎敏" />在国外买狗  一只小野鸭的超能量  在新加坡考驾照

“感冒”一词为何出自官场?  穷人与富人 不该要的奖励

两位病人 白领和清洁工  两杯不同的水  两位老人

额前的头发为什么被称作“刘海”呢?   走过“礼貌洞”

达赖班禅,谁的“官”大?  x+y的方程式  抬头与低头

曲黎敏《黄帝内经-养生智慧》 不得不看的魔鬼辞典

为什么是 “吹牛”而不是“吹马”或“吹猪”呢?

顾客服务中的沟通技巧  经理为啥让座   给思维转个身  

杨百万:现在已经是熊市了 不得不看的魔鬼辞典

“弹指一挥间”究竟是多长时间? 心中的清凉 再试一次 

零售的前提发现顾客的需求  撞出来的“路” 修行的智慧 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