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一个人幸福与否不在于拥有什么占有多少在于内心的安顿与超越的感觉 |
分类: 启智开悟 |
饥来吃饭倦时眠
张海静
常常想起好多年前的那个下午。
朋友问我:“假如现在一切愿望都可以实现,你说你最想过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我想了一会儿:“说真的,我渴望我能有一座别墅,有宽敞的客厅,有落地的长窗。我可以穿着睡衣站在玻璃窗前,看院子里的游泳池,看花园里美丽的树。
”
此后好多年,我恋爱、结婚、生子,一切都似乎是理所应当的。闲坐时,我会想起那个午后的愿望。当初的想法已经有所改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幸福于我已变得越来越细微、越来越具体了。就好比现在居住的这所不大的房子,非常朴实,但很舒适。当我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听着音乐在房间里流淌时;当我把电话打向远方,与父母兄妹互相叮嘱、互道思念的时候,我都感到无比的快乐与幸福。
记得曾读过一个佛家故事:有源禅师问大珠慧海禅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
大珠道:“用功。”
.
“如何用功?”。
“饥来吃饭倦时眠。”
“一切人总如同禅师用功否?”
“不同。”
“何故不同?”
”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需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
可见,好好地吃饭,好好地睡觉,就是最大的幸福,最深远的修行。一个人的幸福与否,根本不在于他(她)拥有什么、占有多少,而在于他(她)能否找到内心的安顿与超越的感觉。
前一篇:邯郸机场暂定8月8日开航
后一篇:推太阳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