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人的读书态度

(2007-04-24 10:05:13)
标签:

画展

意境

美国人

读书

态度

分类: 教育学习
 

美国人的读书态度


2007-04-21 ◎梁厚甫
http://www.handannews.com.cn/images/2007-04/21/WBZM04B421C0E.JPG
    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去看一个中国画家的画展。这画家是以画人物画知名的。

    其中有一幅画,画一个书生正在读书,其旁站一个女人,替他加上炉香。不用问,画题必然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了。

    这幅画在我看来,没有多大的了不起,但了不起的事情却是这个美国朋友不断地追问,这一幅画的意境是什么。

    要把画的意境向朋友说明,那就是件大事了。

    为什么是件大事呢?因为中国人与美国人对读书的态度有所不同。

    不能否认,中国人对读书的观念过于隆重;而美国人对于读书视为一件平常的事情,其平常有如搔头和抓耳朵一般。

    我曾见过一个美国青年人,倚在大球场的铁丝网上,金鸡独立般仅一脚点地,读一本书,读上两个钟头,没有变换位置,直到他的书读完以后才走开。

    中国人能这样读书的我似乎还未见过。中国有一点钱的人家,都有一间专为读书而设的书房,较次的,也会在自己的卧室里设一张书桌。这种豪华的设置,一般美国人是没有的。美国人家中有书桌的,百中无一;美国人要读书,都在吃饭的桌子上边。美国人不见得家家都有饭厅,没有饭厅的人,吃饭的桌子就在厨房内,因此,厨房就是美国人的书房。

    书籍放在什么地方呢?书籍放在车房壁上的架上边。把新书买回来,就放到车房去。

    美国人没有书房,然而却能随时随地读书。美国人读书不必找宁静的环境。在闹市中,经常有一片小草地,草地上有一两张椅子,上面坐着的就是读书人。

    在美国,随时随地都可看见人读书。这不是说美国人勤学,而是中外的读书态度有所不同。

    历史上,中国的读书人是一种特殊的人物。《幼学诗》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由于读书人是一种特殊的人物,因此,读书也变成为一件神秘的事情。神秘至极,便变成为“红袖添香夜读书”。平心论事,红袖添香,未尝不好;如果非要红袖添香才能读书的,那就不免过于隆重其事了。

    由于读书要隆重其事。因而,便有人不肯读书,并为自己不肯读书来解脱。记得20多年前看到了一本好书,介绍朋友去看。朋友吝啬不肯买书,我就把我的借给他,说好一个月以后看完归还。一个月以后,朋友把书还给我,但说:“完全没有看过。”我大以为奇。朋友皱眉道:“白天我要上班,晚上回到家中,太太晚晚都设麻将局,叫我怎么有机会看书?”

    如果家里有人打麻将自己就不能看书,这样的借口实在太牵强了。一个真正肯读书的人,不要说旁边有人打麻将可以看书,即使旁边有人打架也照样可以看书。

    毛病在于:中国人把读书看得太隆重。其实,读书之平凡有如搔痒,不见得有人在旁就不可以搔痒的。

    先要把读书看得平凡才可以读书。如何使自己在心理上把读书看得平凡,那就首先要忘记读书人是一种特殊人物。

    其次,对读书的结果不要期望过高。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骗人的。

    正确的读书态度是:有空便要读书,不读书,浪费光阴,未免可惜。

    至于读书是否有收获呢?仍应该相信古人的话:“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美国人的读书态度之所以可取,就是因为美国人把读书视为生活的一部分。

http://img.users.51.la/646854.asp电动车基本知识 1  电动车基本知识 2   电动自行车配件技术问答

五类创业赚钱好项目 玩车一族规避交通事故10招 鲁迅为何与亲兄弟绝交 

跟孔令辉一起成名 可做知己的十种男人  和谐交流方法多多 

中国富豪的“第一桶金”  开家个性T恤印制店  只坐一个座位一天

两张车票北京奥运会门票价格一览表  和谐交流方法多多 100.2分的成绩单  

“虚拟内存不足”的解决方法  电脑、互联网实用技术集萃  汽车牌照的由来

可做知己的十种男人  财富往往在人情味淡的地方  想幸福早点明白六件事

 亲子教育——国外篇集萃   我的网刊  职场找回女人味我有五招 

大智若愚升迁记    广告的效应  自相残害——邯郸成语典故 291 

《人民日报》前身晋冀鲁豫版《人民日报》在邯郸诞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劝喻诗
后一篇:做一粒咖啡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