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结婚那会儿,我省吃俭用,拼命干活,目的是想多买几个大件。而到了结婚前夕,她的家人还不满,要求我再增添一台电脑,多媒体的。没办法,只得听令。东挪西借,凄了一笔钱,将多媒体搬回家。
四年过去了,后悔的不是我,而是我太太。她说,买音响有什么用。谁天天听唱片?那个功放倒是好,摆在那里还可以放放茶杯;可是这电脑,你一走,就闲在这,没人陪它打牌了,还是个“多媒体”,一“媒”也用不上。
我的一个朋友开精品店,近年赚了不少钱。他的家里很豪华,如何装修我说不上来,只知道花了十多万。比较显眼的是,他的客厅有一架钢琴和一台投影机,这两件当初价值近六万元。
如今他女儿十二岁了,一直没有对钢琴产生兴趣;而投影机早已搬进仓库,舍不得扔,也没啥用。为了填补客厅的空间,他又在墙角设了个酒柜,弄得像吧台。有一次我问他:是否每天回家都要干一杯,他笑了,对着客厅手一挥:摆设而已。
同事们在办公室里常常谈论一些时髦商品,在广告的宣传下这些东西往往都很灿烂,却几乎没一种是我们当前必需的。
当代社会花花绿绿,让人眼花缭乱,人欲空前繁荣,但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自家屋里的摆设,或许会发现:许多东西真的是摆设,我们“缺少”的,可能只是奢侈品,而非必需品。去除生活必需品,我们这一生,往往是在用富余的钱为自己添加无用的摆设,而人生真正需要的东西,如食物水、书籍,只要花很少的钱,就能满足我们了。 张小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