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帽子扔过墙去
无论何等事情,自信不可或缺,但最关键的还是行动。
吉米上中学的时候,对生活就有一种独特的感受,进而萌生从事创作的冲动。每天夜幕降临,望着满天的星斗,吉米都会浮想联翩,流畅地打好腹稿。然而到了第二天,一拿起笔来表述,思绪总是乱作一团,甚至连标题都想不出来。一个五彩缤纷的愿望,虚构了很长时间,每每都搁浅在起步上,搞得他悻悻然不得开颜。
一次吉米到巴塞罗那办事,邂逅一位经商的朋友。让吉米感触很深的是,这位从前的小商贩,如今已是一家公司的大老板了,两人走进—家酒馆,点了一桌美味佳肴,对饮起来。面赤耳热之际,朋友向吉米吐露实情“不瞒你说,我也遭遇过好多次的失败。幸运的是,每一次我都强迫自己,赶快打起精神奋斗下去。”说到这里,朋友举起酒杯,将那杯葡萄酒一饮而尽。
吉米恍然大悟,美好的意愿之所以落空,是缺乏义无反顾地干下去的坚定意志。从这一天开始,他强迫自己行动起来,很快地就进人挥洒自如的状态,终于使成功的喜悦荡涤了所有的困惑。
施耐德的父亲曾经拥有一艘名为迪西的摩托艇,后来他把制造模型的工具箱送给儿子。起初施耐德对摩托艇的故事一无所知,直到有一次他躲避了一项该做的事,父亲才借题发挥告之说“把帽子扔过墙去。”
施耐德困感不解的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父亲循循善诱地说“面对一堵难以逾越的高墙,如果你迟疑不决,那就先把帽子扔过去,这样你就会想方设法翻到墙那边。我就是这样来到芝加哥的。”
施耐德一直弄不明白,父亲在威斯康涅州的雷因长大,为何离家别友来到芝加哥。对此父亲解释说“那年我才20岁,除了那艘摩托艇,什么都没有。记得在夏天的一个早上,我携着一包衣服,驾船来到芝加哥的贝尔蒙特港。因为一时找不到工作,我一度要放弃自己的梦想,驾驶迪西返回雷因。然而我没有那么做,而是把帽子扔到墙那边。考虑到要想干一番事业,就必须有一笔资金,我果断地将迪西卖掉,切断了自己的退路,”
后来父亲到爱迪森联合公司工作,在一次舞会上认识了母亲。经过勇往直前的奋斗不仅在芝加哥成就了事业,也使全家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施耐德搬进宅门前,原房主在卧室垒了一堵墙,多隔出一个小房间,却遮挡了外边的光线。长年以来,他和妻子一直打算拆掉这堵墙,终因嫌费事而没有动手。这天荷勃到施耐德家做客。获悉弟弟的这一困扰,他说:“这还不容易。”随手就拆掉了一块墙板。
既然墙壁已经毁坏,又早就想拆掉,也就别无选择了。在荷勃的帮助下,施耐德和儿子当即动手干了起来。经过大半宿的忙碌,一堵墙就折腾没了,期盼已久的阳光终于洒满卧室。
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马维尔在采访林肯时问道“据我所知,前两届总统都打算废除黑奴制
,《解放黑奴宣言》早就草拟成文,
可他们都没拿起笔来签署它。请问总统先生,你是不是借助他们的丰功伟绩,成就了自己的一世英名?”林肯大度地回答说:“也许是那么回事,不过,若知道拿起笔来只需一点勇气的话,我想他们一定会非常懊悔。”
林肯做的事情,他的前任不是不想做,而是有所顾虑没敢那么做。林肯父亲的一段经历,最能说明这其中的奥妙。父亲以低价买了一块地,母亲建议把地上碍事的石头挖走。父亲说如果能挖走的话,主人就不会把这块地廉价卖给咱们了。那些石头看上去像一座座小山,鬼知道它们埋得有多深。
一次趁父亲进城办事之机,母亲带领孩子要排除璋碍挖走石头。动手干起来才知道,那些石头埋在地下也就一尺来深并非不可动摇的小山。母亲和孩子兴奋地开始挖掘,没用多长时间就把它们全部移走了。对此林肯解读说“有些事人们之所以不去做,是因为他们认为不可行。实际上许许多多不可行,只存在于人们的想像中。”
人一旦把帽子扔到墙那边,就会打消一切疑虑,从而全力以赴地攀墙而过。
高景轩
爱,盛在银戒指里 古训增广贤文
1 迅雷下载技巧三则
安全模式有妙用
职场高人六绝招
挑翡翠的学问 想创业你准备好了吗?
我和爷爷过招 选购数码相机防忽悠 你今天学到些什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