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改革,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2018-06-22 08:34:13)
标签:
个税改革财经 |
闲话个税改革
华说
凡事切己,尤其是关乎经济利益,自然格外上心。这些天,国内外的大事件可真不少,但其中最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莫过于个人所得税法的修订了。
个人所得税法1980年出台以来,修订过六次,修订的内容,大抵提高起征点和调整税率。此番第七次修订的内容则较以往大为丰富。从财政部主事者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议案的说明看,除了提高起征点和调整税率之外,对纳税人的概念重新做了界定;将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4项劳动性所得纳入综合征税范围,适用统一的超额累进税率,“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迈出实质性一步;设立了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增加了反避税条款。总而言之,从合约安排的角度看,经过此番调整,个人所得税法的合约结构有了较大的转变,是迄今为止最有力度的一次个税改革。
税收制度的变化及其“重要意义”,不是普通民众所关心的。其最在意的,是因此可以少缴多少税而“多收个三五斗”。依据财政部主事者的修订说明,《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中有三处涉及税收的“减负”。
其一,提高起征点(减除费用标准)。按照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工资、薪金所得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为3500元/月,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草案将上述综合所得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5000元/月(6万元/年)。
其二,降低部分税率。以现行工资、薪金所得税率(3%至45%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为基础,将按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为按年计算,并优化调整部分税率的级距。具体是: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3%税率的级距扩大一倍,现行税率为10%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3%;大幅扩大10%税率的级距,现行税率为20%的所得,以及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10%;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20%;相应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这三档较高税率的级距保持不变。
其三,设立专项附加扣除。在提高综合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明确现行的个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专项扣除项目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项目继续执行的同时,增加规定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项附加扣除。
少交税意味着到手的收入增加了。这是小学生的算术题。观察这些天的舆论,最起劲的便是做这道数学题。什么样的人可以少交多少税,算得煞有介事,热闹的很。其实呢,因为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是未知数X——“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这四大扣除项目怎么界定,上限多少,纳入的条件如何都付之阙如,一本正经地计算增加多少收入岂不是好笑?那算出来的答案,又与“竹篮打水”何异?不过,无法给出定量的结果,并不等于给不出定性的分析。实际上,上述三处税收“减负”举措之下,受益人群的划分并不困难,近乎一目了然。
……
详见
蚂蚁财富社区号
华说的经济学世界
雪球财经
华说的经济学世界
一点号
华说的经济学世界
今日头条号
华说的经济学世界
微信公众号
华说的经济学世界
趣头条:
华说的经济学世界
嗨牛财经:华说的经济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