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才高八斗的曹植认为自己怀才不遇,是他的错,还是别人的错?

(2017-12-06 12:22:16)
标签:

曹植

历史

曹植:错位人生

华说

“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说这话的是谢灵运,南朝著名的山水诗人。单从这句话便可知道,此位仁兄“眼睛长在额头上”,自负与傲慢溢于言表:目空一切,视天下人为无物,当然,曹子建除外。曹子建是谁?曹植也。

即便是在千载之后的今天,曹植的名字也大抵为普罗大众所知,因为“七步成诗”的故事实在太有名了,至今还在流传,算得上妇孺皆知。这个故事,出自于《世说新语》:“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故事的真伪,后人多有质疑,这里不论。“七步成诗”的主旨,是说曹植文思敏捷,这一点无可怀疑。《三国志》云:“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可见对曹植而言,“言出为论,下笔成章”根本不是什么难事。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均甚有文采,史称“三曹”。在“三曹”之中,曹植文学成就最高,代表着整个建安文学的巅峰,对后世的影响也最为深远。曹植诗歌写得好,辞赋更佳,尤其是《洛神赋》一篇,是历代传诵的名篇,被誉为文苑奇葩。南朝的钟嵘在所著的《诗品》中将曹植的诗文辞赋捧到天上去:“魏陈思王植,其源出于国风。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嗟乎!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俾尔怀铅吮墨者,抱篇章而景慕,映余晖以自烛。故孔氏之门如用诗,则公干升堂,思王入室,景阳潘陆,自可坐于廊庑之间矣。”

天下有才一石而独占八斗,倘若是别人,大抵早已“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了。然而,曹植对自己的文学才华并不以为然,他认为这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在与杨修的书信——《与杨德祖书》中,他写道:

……
详见 
一点号   华说的经济学世界    
 
微信公众号 华说的经济学世界   

蚂蚁财富聚宝号   华说的经济学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