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富人为什么比穷人更健康

(2013-09-28 13:02:25)
标签:

富人

穷人

健康

需求定律

杂谈

分类: 评论

富人为什么比穷人更健康

(富人、穷人及其健康)

 

华说

 

浏览网页的时候,看到一则有趣的报道。报道说,英国统计局本月发布了一份针对伦敦人的健康寿命的统计结果。结果显示,伦敦西南“富裕区”的列士文区(Richmond)的女人可以拥有72年的健康寿命;但东伦敦“贫困区”的塔村区(Tower Hamlets)的女人健康寿命只有54年。

 

列士文区是一个“可以看到成群麋鹿”之地,风景秀美。当地居民中“非白人”比例为14%,是伦敦最为“不混合社区”之一。该地区富裕程度在英国全国名列前茅,是一个典型的 “富人区”。 伦敦东部的“塔村”则聚集了大量的贫民与外国移民,其中尤以黑人以及孟加拉国移民著名。人口密度大,生活拥挤,环境糟糕,失业严重——失业率高达13.4%,属于人们常说的所谓“贫民窟”。英国统计局调查数据说, “富人区”列士文区的男性平均寿命达到81.5岁,其中70.3年都是健康状况良好,这几乎是英国的最高水平。相比而言,中等收入程度的伦敦北部中心区的男性健康年龄为56.5岁,生活在“塔村”的男人们健康年龄则为55.7岁。

 

这一组数据表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生活在富人区的人们的健康程度以及寿命长度均远高于生活在贫民窟的人们。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健康与寿命,与其是“富人”还是“穷人”直接相关。

 

报道揭示的结论并非是独特的发现。在此之前,加拿大医学协会去年也发表过类似的报告。调查显示,在加拿大,富人患心脏病、受伤和住医院的概率都明显低于穷人。最低收入者被确诊为慢性疾病的人占41%,而高收入者只有28%的人患慢性疾病。调查还表明,59%最低收入群体在过去一个月里更多地去看病。而高收入人群中的约43%的人接受更多的医疗服务。来自美国的一项相关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研究发现,1980年至1982年之间,最富裕组别人口的寿命,比最贫困组别者多2.8岁,前者的寿命为75.8岁,后者则是73岁。到了1998年至2000年,两者的寿命差距,已扩大至4(79.2岁对比74.7)。在2000年,最贫困组男性的寿命比最富裕组女性短10岁;贫困黑人男性和富裕白人女性之间的寿命差距则是14岁。

 

不是有钱人必然比穷人健康长寿,现实中勉强糊口之人比腰缠万贯者活得更长的例子绝不罕有。然而从整个阶层来看,虽然“财富等于健康”之说显得极端而夸张,但平心而论, “财富和健康之间的关联关系非常清晰”是确实的。撇开上述的调查研究不论,单从日常生活中的“精气神”而言,可以观察到,生活优裕的人们的精神状态,一般而言远胜于日子过得拮据之人。

 

“富人比穷人更健康”的事实其实是并不令人的惊讶的。人类虽然贵为“万物之灵长”,但终究是从动物进化而来。其生理基础,与一切动物无异,有着一切动物的欲望和本能,不能像神仙那样“餐风饮露”即可存活。现代医学说得清楚,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充分的休息、适量的运动以及乐观的心态,是健康的必要条件。显而易见,在这些方面,富人往往优于穷人的。譬如说饮食,因为贫困,穷人无力购买健康的食品。英国统计局的调查发现,“塔村区”15%的孩子不吃蔬菜和水果,儿童肥胖症严重。这并非是因为孩子“偏食”,而是因为英国的蔬菜瓜果价格高昂,但容易令人发胖的快餐食品如炸鸡和薯条则十分便宜。又譬如说休息,因为生活所迫,穷人不得不长时间工作,身体始终处于疲惫之中;又譬如说运动,穷人为稻粱谋而疲于奔命,没有时间运动与健身;而因为前途茫茫,穷人对未来的预期偏于负面,心情不免黯淡。富人则不然,他有足够的支付能力消费健康食品,有充裕的时间休憩和运动,对未来生活有着美好规划,心态自然轻松愉快。

 

“同样是人,差别咋这么大呢?”无他,差别皆因“钱”而起。不知道是谁说的,“富人与穷人的唯一的区别,就是富人比穷人钱多。”天下没有比这更大的真理了。富人与穷人的划分,是以钱之多寡而定的。钱多,是有钱人,是富人;钱少,自然是没钱人,是穷人。然则何以钱之多寡对人之生活及其精神状态影响如此之大?因为钱,一本正经地说,是货币,乃非寻常之物,而是“一般等价物”。在这世上,除了它之外,没有一种物品能够交换万物并与万物交换。因此之故,它具有了一种凌驾万物之上的神通,即所谓“货币万能”也。掌握货币之人,也就拥有了这种 “万能”的神通,钱越多,神通越广大。

 

这样说,实在是很有“铜臭”味的。然而很遗憾,在柴米油盐的真实世界里,“铜臭”无处不在,无钱寸步难行。因而金钱也就成为约束人们行为最大的“局限条件”。钱越少,面临的约束越大越紧;钱越多,面临的局限越宽松。富人因为钱多,他所面对的局限打开了,在健康和寿命方面亦不例外:他有钱购买健康的食品,有钱旅游休闲,有钱请健身教练指导运动,有钱支付医疗保健,有钱规划未来生活……而这一切,穷人心有余而力不足也。

 

可以观察到,相比于穷人,富人更关注自身的健康。是因为有人讥笑的富人“怕死”吗?难道穷人“不怕死”?无从验证。然则富人之所以比穷人更关心自己的身体如何解释?一个可以验证的解释是,穷人这一面,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住世多苦辛,生趣无多;而富人者一面,享受着现世的荣华富贵,一切大可留恋唯恐失去。同是离去,穷人自感代价小而富人自感代价大矣。这是说,富人与穷人对自身健康的不同态度,乃是需求定律使然也。

 

“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或许是传统的因袭,国人在金钱问题上往往羞羞答答口是心非,相比之下,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则坦荡得令人惊叹,“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他甚至认为贫穷是失败的象征:“若至家贫亲老,妻子软弱,岁时无以祭祀进食,饮食被服不足以自通,如此不惭耻,则无所比矣!”在当时的传统社会中,这样的宣言,确乎是痛快淋漓惊世骇俗。即使放在现在,这样的宣扬也足够大胆露骨,大抵会群起“围观”而攻之。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我们的大成至圣孔老夫子也曾经这样说,可见其也并不反对人们追求富裕,关键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之富裕,并非仅仅关乎个体,亦关涉社会。“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一个贫困的社会,绝不会是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

 

2013/9/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