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铁“意城”:错误的生意

(2013-05-24 18:14:04)
标签:

虹桥火车站

意大利品牌

讯息费用

杂谈

分类: 评论

高铁“意城”:错误的生意

 

华说 

 

在上海的三个火车站中,虹桥火车站是后起之秀。与上海火车站与上海南站不同,在这里出发和到达的,是清一色的高速列车。沪宁高铁、沪杭高铁、京沪高铁起点或者终点,便是这虹桥火车站。这样一个庞大的火车站,每天来来往往的乘客之多,是不难想象的。

 

人多意味着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对商家而言,自然是生意。今年1月,虹桥火车站的商业开发有一个大动作,在当时颇有一些反响。业主集中引进了一批意大利知名品牌,产品涉及服装、箱包、珠宝、化妆品、食品等,打造了一条意大利国际时尚消费品牌商业街,名之曰“意城”。按照业主的说法,“意城”里所有商品,都是品牌方原产地直销,去除了中间环节,与意大利同步上市、同一价格。据称,这是意大利品牌首次以组团形式在中国高铁车站内展开商业布局。

 

时至今日,“意城”开张已然将近半年,经营状况究竟如何?有心的本地媒体做了一次回访,看到的情形是,“在近1个小时内,记者看到只有1人走进了这家商铺,逛了不到1分钟就转身离开。”而在“意城”的多家商铺,“记者都看到了一本相同的记录本,里面详细记录了每家的进出人数,并还标明了顾客的年龄段和男女性别。记者发现,即便是营业情况相对较好的鞋子和箱包店,最多一天也只有10人左右的浏览量,有些商铺连着几天的记录都只有个位数。”

 

这样的客流,映衬于车站日均10万人次左右的旅客人数,已非“冷冷清清”所能形容,而实在是“凄凄惨惨”了。然而这样的结果,其实一开始就已经注定,是在意料之中的。尽管那凄惨的程度,有些超乎区区在下的想象。

 

在人们的印象中,火车站及其四周商铺里出售的商品往往质次价高。这一印象的得来,并非是莫名的歧视,而是在一次次的购买实践中形成的。那原因,是因为火车站及其四周的店家面对的消费者,是来来往往的旅客,是过路客流水客,做的是“一锤子买卖”。不像小区周围的商店,它们面对的顾客是小区里的居民,是发生频繁交易的“回头客”,一旦出售的商品的发生问题,不仅遭致消费者的投诉和索赔,而且信息传播出去,会直接降低店家的声誉,从而影响其生意。

 

既然是“一锤子买卖”,从店家角度而言,他不指望顾客回头,实际上也指望不上,这些消费者都只是路经此地偶尔发生一次消费,不会在此重复购买。对这些上门的顾客,自然是能“斩”一个“斩”一个,多多益善。此其一,其二,因为店家面对的是过路客,上当受骗的消费者因为或者忙于其他事务,或者已经离开此地,回头找店家理论的成本或者费用过高,往往也就自认倒霉算了。即便店家斩客的事情曝光,因为前来购买的顾客之间彼此陌生,店家欺人斩客的信息,也往往不会传达到后来的顾客。按照“经济人”的本性,如果隐瞒、欺骗能够为自己带来利益,店家必然会选择这样做。欺骗行为的代价如此之低,其发生的概率自然大幅上升了。而对顾客来说,出乎防守的考量,则会倾向于购买价格低廉无足轻重的商品,因为相比昂贵的物品,其被骗和“斩”的代价大大下降了。久而久之,火车站里的商品,也成为了低档产品的代名词。

 

以此观之,则虹桥火车站内的“意城”之遭遇滑铁卢,其结局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打着意大利知名时尚品牌旗号的 “意城”,其出售的产品,属于中高档商品。这从“意城”内的商品价格可见一般——男装衬衫,普遍在800元-1000元左右,女士提包,普遍在3000元以上。其中一家主打设计的品牌,价格更是贵得惊人,一件男装衬衫标价高达六七千元。显而易见,这样的产品定位与市场定位,与火车站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大相径庭,甚至南辕北辙。其今日之惨淡局面,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源于市场的错位。而从经济学上说,则是因为讯息费用的存在而起。

 

倘若一个人在马路上兜售名表,开价几百块,一般而言你不会买,但同样一块表,在专卖店里标价出数万元,你依然会愿意出手。为什么?因为你不相信前者而相信后者。实际上,即便你是行家,可以鉴定出马路上兜售名表的却是真货,你也往往不敢购买,因为你会担心其来路不明;是偷来的?还是抢来的?还是别的野路子得来的?在对物品的讯息不足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通过与之相连的物品信息加以判断。马路游击不足信,但专卖店一般足够可靠。实际上,外出旅游时,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有两个饭店,一家人满为患,一家门可罗雀,人们往会选择人多的饭店,这并非是简单的从众心理,而是人多这一事实本身传达了一种信息:追捧者众,表明这家饭店的菜式和服务不错。这种判断不可能百分之百对,但一般而言对的可能性很大。

 

明乎此,则不难明白, 在火车站这样的一个场合,售卖所谓的一线国际品牌之不搭调,近乎滑稽。雪上加霜的是,这些所谓的意大利本土知名品牌,又是国内消费者非常陌生的。陌生到什么程度?按照营业员的说法,“这些牌子国内仅此一家,商场里根本看不到”,消费者“牌子从来没听说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讯息不足,自然疑虑重重,是山寨?是假洋鬼子?其冷清至“最多一天就10人”,岂偶然哉!

   

一语以结论之,虹桥火车站的“意城”,是一桩在错误的地点进行的错误的生意。

   

2013/5/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