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中国式过马路”为什么要“枪打出头鸟”
(2013-04-12 09:32:24)
标签:
中国式过马路杂谈 |
分类: 评论 |
整治“中国式过马路”为什么要“枪打出头鸟”
(“中国式过马路”与“枪打出头鸟”)
“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一行为与现象,被命之为“中国式过马路”,调侃意味明显,令人捧腹,可以解颐。自然,行人乱穿马路闯红灯,易地皆然,五洲四海“你有我有大家有”,非中国之特产,但这一行为在国内发生得格外规模宏大而且频密,却也是事实。或许是道出了“人人心中所有口中所无”或者“人人口中所有笔下所无”的缘故,“中国式过马路”在去年年底一经有人提出,立刻引来满堂喝彩,呼应者甚众,成为舆论场中热门话题的一时之选,红遍大江南北。
前度刘郎今又来。在稍稍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中国式过马路”迎来了第二春。此次成为公共话题,乃因各地交警部门而起。不知是早有安排,还是临时起意,神州大地各个城市的交警们忽然对多年来习焉不察的中国式过马路“看不下去了”,决意展开声势浩荡的“风暴行动”。先是浙江、接着是江苏、北京等地纷纷宣称对中国式过马路“零容忍”,严加整治与惩处。不再是口头说说而已,也不再是单纯的劝告教育,此番整治中国式过马路的一个重点,是各地的交警开始对闯红灯的行人处以真金白银的罚款。
对习惯于中国式过马路的人们而言,骤然而至的罚款实在出乎意料之外。猝不及防之下的应激反应,催生了大量雷人的言语和行为,令人忍俊不禁。在南京,一位横穿马路的大妈被交警拦了下来。交警“教育”大妈道:“旁边就是路口,你多绕几百米不就到了吗?” 谁料大妈的对交警进行了一番“反教育”:“几百米,我没法和你说,好多生活上面现实的东西不是所讲的几百米啊,人生有多少个几百米啊! 我要是每天都绕几百米,那人生的很大一部分时间就被荒废了!”在金华,一位大姐闯红灯被交警拦下,被告知要罚款后,这位大姐追着处罚民警吐口水,连上前相劝的民警也没能幸免,最终一连吐了8名警察,周围的行人也没能幸免;在宁波,一个30多岁闯红灯的男子听到交警要对他罚款10元时,顿时急了,扬言道:“宁波我以后都不再来了! ”……
有趣的是,此番各个城市突击整治中国式过马路,在战术上有一点惊人的一致——不采取全面开战,而是进行 “精准打击”。对集体闯红灯的行人进行处罚之时,并不是人人皆罚,而只对“带头”闯灯的行人将面临罚款。这种紧盯并处罚 “带头大哥”的做法, 即俗称之“枪打出头鸟”也。
同是闯红灯,待遇却大相径庭,“带头大哥”被罚款而其他人只是批评教育,很显然,这是交警部门刻意为之。然则交警部门如此“区别对待”所为何来?答案其实也简单,其矛头所向,直指中国式过马路要害而来。区区在下也是中国式过马路大军中的一员,无论是亲身经历还是现场观察所得,深知这“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得以发动的关键,是有人迈出第一步。只要有人迈出了第一步,后面之人会自然而然地尾随而来。这一现象,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名堂,曰“羊群效应”。 因为羊的生活习性,大抵是一只领头羊在前面走,后面挤挤挨挨地跟着一大群羊。头羊走到哪里,后面的羊群跟到哪里。“羊群效应” 即由此抽而来,是对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的一种形象描述。
显而易见,中国式过马路是“羊群效应”典型案例。就像羊群里的一只头羊一旦有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一样,但凡有人率先迈开了腿,其他的人大抵随之跟上,“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的一幕于是就这样发生了、展开了。所谓“打蛇要打七寸”,要整治中国式过马路,首当其冲地便是制止这起到头羊作用的“带头大哥”。对“带头大哥”处以罚款,对跟随者进行批评教育,两者的惩罚力度不再一个层面上,前者的惩罚力度大得多,趋利避害,人们自然不会选择前者。“枪打出头鸟”,谁会愿意充当出头鸟呢?没有了“带头大哥”,“羊群效应”的发动机关解除,中国式过马路之行为的发生必然为之减少。此所以交警部门严处“带头大哥”也。
对交警部门而言, 整治中国式过马路采取“枪打出头鸟”的战术,还有着执法成本上的现实考量。在路口现场执法的警察加上交通协管员,大抵也就是两三个人,面对集体闯红灯的“一撮人”,倘若要一一处罚,显然力所不逮,顾此而失彼。而抓住了甲而溜掉了乙,则甲自然不服,乙也闯了红灯何以不罚,容易引来纠纷和摩擦,执法的时间成本和难度系数大幅上升。如今只抓“带头大哥”, 两三个人盯住一个人,人多势众,操作简单而成本又低,何乐而不为?
区区在下并不认为当下各个城市马路口的“风暴行动”能够根治中国式过马路的顽疾。因为如此高强度的警力投入,无论对哪个城市而言不具有可持续性。短时间内可以,长期内绝不可能,原因简单,这样的做法支付的成本太高了,不堪重负而无从继续也。运动式的突击执法,只能取得一时之效。一旦风头过去,一切又会涛声依旧。这已经被无数的事实所证明无需多言。
想深一层。成本,是相对于收益而言。大城市的生活成本与商务成本远比小城镇高,为什么依然还有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企业蜂拥而至?无他,因为大城市有更高的收入。以此观之,倘若整治中国式过马路的收益足够高,则高强度的警力投入带来的高成本是可以承受的,因而必然是可以持续的。现实中的“风暴行动”之所以兴于一时而不持久,显然是因为整治获得的收益不足以弥补投入的成本。收不抵支,自然不为也。换言之,从另一个角度看,意味着中国式过马路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其实没有舆论宣扬的那么厉害。
201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