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叫停的奖励:出尔反尔与讯息费用
(2012-08-06 11:43:38)
标签:
安徽太和四星级宾馆1500万元奖励杂谈 |
被叫停的奖励:出尔反尔与讯息费用
华说
安徽太和,是皖西北的一个小县城,名不见经传,然而这些天,它的名字,却频频出现在众多全国性的媒体之上。
“暴得大名不祥。” 太和县此番出名,确乎不是一件好事——最起码,从太和县而言是如此。事情的源头,起于一则公示。这则名为《关于兑现安徽晶宫大酒店获四星级旅游饭店称号奖励政策的公示》称,晶宫大酒店于2011年12月4日通过安徽省旅游星级饭店评定委员会评定,获批为“四星级旅游饭店”。根据县政府文件精神,经2012年6月5日县政府第四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兑现奖励政策,给予1500万元奖励。
这1500万元奖励,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有着白纸黑字的政策依据。太和县政府2009年发布的64号文明确规定,对投资新建四星级以上酒店的项目将给予奖励。其中,建设五星级酒店的,前三家按先后顺序分别奖励2000万元、1500万元、1000万元;建设四星级酒店的,前三家按先后顺序分别奖励1500万元、1000万元、500万元。
“在评为‘四星级’后,这家企业向政府提出申请,要求兑现奖励政策。” 太和县政府的官方回应说,县政府召集了商务局、财政局等有关部门,认真研究了相关政策,最终决定兑现承诺,并予以公示。
但这则例行公事的公示将太和县卷入了舆论的漩涡。事情经媒体报道之后,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引发围观,网上网下议论纷纭。自然,想要获得表扬是不可能的,因为批评是“必须的”:投资者建酒店是做生意,政府却要从财政上奖励1500万元给酒店,道理何在?政府用现金重奖企业,花的可都是老百姓的钱,为什么不问问老百姓的意见?……一时间,对这个皖西北的小县城而言,可谓风雨满城。
非议声中,情势急转直下。几天之后,太和县的态度出现了180度的转变。太和县政府向外宣布,鉴于公示期间引发网民热议,为尊重民意,太和县委、县政府迅速召开会议深刻进行反思,决定立即废止相关文件停止一切奖励,科学制定有关优惠扶持政策,同时招商引资要进一步优化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
真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这边厢非议平息了,那边厢的质疑又起来了,而且声浪比前者有过而二无不及:说奖就奖,说停就停。政策出台和执行,是不是太过轻率和随意?当然,作为当事人的不满也溢于言表: “我们是本地企业,为响应政府号召,2009年投资建这个酒店。截至目前共投入了近1亿元,从目前的运营情况来看,确实不太理想。政府奖励1500万元能救救急,要是只奖励800万元,我当初肯定不会投资了。”
很显然,全国性的“围观”这阵势,这个皖西北的小县城没有经历过,因此不知道如何应对,以致有些进退失错,慌不择路。先奖后停,一项重大政策在几天之内便迅即完成了存废转换,便是一个证明。然则太和县此举究竟是耶非耶?以愚观之,说奖就奖,说停就停,在这一事件上,太和县的应对,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在政府形象上,失分;在经济发展上,失算。
政府形象上失分并不难理解。1500万元的奖励,依据合法的政策,通过正当的程序,并且7天公示期间并无异议,仅仅因为此后新闻媒体的报道引发舆论非议,便不再履行承诺。说奖就奖,说停就停,出尔反尔,视政策如儿戏,政府公信力何在!实际上,即便现在认为2009年64号文规定的奖励政策的确已经不合时宜应予以废除,那么,在此次1500万元的奖励兑现之后实施,远比所谓“立即废止相关文件和停止一切奖励”的选择更为明智和理性。因为,这不仅事关政府的道义,也事关政策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然而,太和县政府此番“说奖就奖、说停就停”更大的伤害,其实是在其未来的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上。不言而喻,在这样一个经济不甚发达的县城,一个四星级酒店的真实需求其实是可以想象的。安徽晶宫大酒店开业至今惨淡的营业状况,已经用事实验证了这一点。晶宫大酒店的业主之所以当初愿意投资,政府奖励1500万元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要是只奖励800万元,我当初肯定不会投资了。”其实,政府官员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如果没有政府的现金奖励,他们不愿意投资那么高档的酒店。”
对在当地投资高档酒店进行奖励,其实并不是太和县的“创举”。全国多个地方政府都曾专门出台了针对在当地投资高档酒店的奖励办法。有报道说,有些地方的奖励金额甚至高达5000万元,而且除了现金奖励,各地还有土地、税费各方面的优惠政策。如此说来。太和县1500万元的奖励,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不难明白,这些地方鼓励建设高档酒店的目的,除了其本身可能带来税收、就业等利益之外,更大的用意,大抵是为了提升地方形象,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从而有利于招商引资。因为高档酒店的存在,显然是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直观指标。
没有疑问,当初太和县出台政策,对投资新建四星级以上酒店的项目将给予奖励,提升地方形象,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以利于招商引资,是其“醉翁之意”之所在。最起码,是最主要的目的之一。那么,此番太和县叫停对晶宫大酒店1500万元的奖励,恰恰与此背道而驰,而且由于这一事件的广泛传播,必将对其未来的招商引资带来严重冲击和影响。
这冲击和影响的实质,是不确定性,也就是风险。“说奖就奖、说停就停”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政策的朝令夕改,意味着政府行为的不可预见。而对企业而言,这直接意味着巨大风险。因为企业无法确定,今天的政策是否明天就会改变,由此也就无法确定,投资的成本几何、收益几何?成本和收益算不清楚,又如何投资?其结果,自然是避之则吉也。
“说奖就奖、说停就停”,从经济学上说,意味着高昂的讯息费用。事无定数,今天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企业无法对未来做出正确的预期,也就无法付诸实践。因此,对一个地方而言,改善投资环境,重中之重,是要尽可能地减少这种不确定性,只有减少这种不确定,也就是降低讯息费用,企业才会有投资的欲望和行动。而作为政策的制定者,政府首先要做的,便是确保政策的稳定和可预见性。实际上,一个地区的贫富,从这一点上即可做出判断。试比较一个经济发达地区与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政策法规明确、透明以及持续稳定,必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特征;而政策多变、“潜规则”横行则往往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如影随形。
因为这次叫停,安徽太和县省下了1500万元,但由此付出的代价,将远远超过1500万元,我以为。
201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