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电价方案的利益之辨
(2012-04-28 10:09:02)
标签:
上海阶梯电价方案用电量杂谈 |
分类: 评论 |
阶梯电价方案的利益之辨
华说
天气渐热,一年一度的夏季用电高峰近在眼前,更主要的,是国家统一部署的自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施行阶梯电价的截止日期近在眼前,因此之故,这些日子里,各地的阶梯电价调整方案密集地出台了。自然,别处的阶梯电价方案,有闲的时候是不妨看看的,但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无疑是本地的阶梯电价方案了。这是正常不过的。正如古罗马喜剧作家普劳图斯所云:“每个人都应照顾自己的利益,这是最简单的道理。”
上海的阶梯电价方案也出台了。4月26日,市发改委对外公布了即将进行听证的三套阶梯电价方案——月度方案,即按月设定阶梯电量基数;季节性月度方案,即考虑季节因素设定月度阶梯电量;年度方案,即按年设定阶梯电量基数。详情如下:
方案一是月度方案,即按月设定阶梯电量基数。具体方案为:第一档用电量水平为户均每月0-260(含)度的用电量,这部分电量保持当前价格水平不变;第二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月260-400(含)度的用电量,这部分电量每度电加价0.05元;第三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月超过400度的用电量,这部分电量每度电加价0.30元。
方案二是季节性月度方案,即考虑季节因素设定月度阶梯电量。具体方案为:冬夏用电高峰时期(每年的1月、7月、8月、12月):第一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月0-350(含)度的用电量;第二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月350-540(含)度的用电量;第三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月超过540度的用电量,各档电量的加价水平同方案一。非高峰时期(每年的2-6月、9-11月):第一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月0-210(含)度的用电量;第二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月210-320(含)度的用电量;第三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月超过320度的用电量。各档电量的加价水平同方案一。
方案三是年度方案,即按年设定阶梯电量基数。具体方案为:第一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年0-3120(含)度的用电量;第二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年3120-4800(含)度的用电量;第三档电量水平为户均每年超过4800度的用电量。各档用电量的加价水平同方案一。
略察这三套阶梯电价方案,其内在逻辑清晰可见:方案一是核心版本,方案二和方案三在此基础上略加变化,是方案一的变形。不难明白,无论是方案一还是方案二还是方案三,涉及的利益相关方是一致的。即一方是电力供应者的电力公司,一方是电力消费者的市民。虽然说方案二和方案三源自于方案一,但合约形式的变化,也带来了利益格局的调整。且看看这三套方案的不同利益格局罢。
方案一最为简单直接,全年的用电额度整齐划一,每月用电量低于260度不涨价;用电量260-400度之间,每度电加价0.05元;用电量超过400度,每度电加价0.30元。很明显,方案一将平价用电量配额——每月260度严格地予以了时间限制。假如你在某一个月内没有用完260度的配额,剩余的用电量额度将“过期作废”,不能转让下一个月。即便是你这个月在外出差,家里没有使用任何电量,这260度的平价用电额度也就此终结,不能累积到下一个月,下一个月的平价用电额度依然是260度。
问题在于,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居民家庭每月的用电量,往往是随着天气上下波动的。上海的气候,冬天湿冷、夏天闷热,这个时期,空调等调温设备使用频繁,居民的用电量会急剧上升。由此形成的一个局面是,平时一般的居民家庭用不满260度的平价用电配额,剩余的配额只能作废;但冬夏用电高峰时期,一般的居民家庭的月度用电量往往会超过260度,这个时候,用电量会进入第二档乃至第三档的电量水平,必须加价支付。显而易见,方案一对作为电力供应者的电力公司的利益,照顾得更为周全一些。
方案三也简单,也直接。它将方案一平均分配到每一个月的平价用电额度“化零为整”——260 * 12 =3120度。这些平价用电额度可以在一个更长的时间跨度内(由一个月延长至一年)进行自由使用。这样,市民对平价用电额度的使用更为灵活,也更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只要是在一个年度之内,平时没有用完的平价额度,可以转移到冬夏用电高峰时期使用,而不会“过期作废”。因此,市民可以尽可能地充分利用每月260度的平价用电额度。不言而喻,方案三对作为消费者的市民的利益,考虑得更为周到一些。
方案二走得是中间路线。它似乎试图在平衡两者之间利益,让供应者的电力公司与消费者的市民各退一步,寻求一个折中的方案。但结果两头不讨好,这一方案既不讨好电力公司,也不讨好消费者,而且倘若真的付诸实践,其操作与管理成本,远高于方案一与方案三。因此,可以预见,在即将进行的听证会上,方案二只是“陪太子读书”,三套方案中真正形成竞争的,是方案一与方案三。
然则在方案一与方案三的竞争中,谁将最终胜出?只要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之人,大抵是心知肚明的。阶梯电价的推行,定位于“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高度,是国家战略;而所谓的“听证会”,场面上的交锋固然热闹,终究不过是一种形式;加之夏季用电高峰在即,如是形势之下,方案三显然是 “不合时宜”的。方案一的胜出,将毫无悬念。
201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