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价车位看汽车消费升级
(2012-02-01 11:40:11)
标签:
车位虹祺花苑需求定律互补品汽车消费升级杂谈 |
分类: 评论 |
从天价车位看汽车消费升级
(天价车位与汽车消费)
华说
虽然有些日子了,但似乎余波未了。至今,这一事件依然为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所津津乐道。昨天看电视,一档新闻栏目还在隆重其事地对此加以分析和探讨。自然,事件的主题词——小区停车位,原本一直是人们持续热烈讨论的话题。然而此番火上浇油的,是其超乎想象的价格。
位于宝山路和江湾路交界处的虹祺花苑小区,是申城众多其貌不扬的普通住宅小区之一,名不见经传。不过风水流转,这些日子无意间突然“暴得大名”。那大名的由来,是该小区地下停车库的一个普通车位,拍卖出了高达62万元的惊人价格。消息一经披露,众目睽睽之下,即便想要像以往那样“泯然众矣”亦不可能了。
公开的资料说,虹祺花苑是一个商住混合小区,有12幢单元楼960个住户。小区于1999年年底竣工交付使用。由于建造年代较早,小区内车位配比严重不足。即便是在几番改造,“充分利用每一块空地”之后,目前的车位总数也就在200个左右。出售的6个地下车位来自一桩纠缠了10余年的车位纠纷案件,此番依据法院判决进行公开拍卖。一位现场参与竞买的业主描述说,竞价过程十分激烈:“起拍价是18万,然后他们就一直往上叫,你20万,我22万,叫着叫着,价格就上去了,有的人好像志在必得,后来有人喊50万,另一个人直接举牌就叫60万,一下子就追加了10万元。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想拍下车位的人实在太多了。”
最终的结果也印证了这位竞买人的感受。进行公开拍卖的该小区地下车库内的12、13、18、19、20、21号车位全部高溢价成交。价格分别为41万、42万、62万、60万、60万、52万。最低41万,最高62万。这价格究竟如何,是高是低?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沪上知名的豪宅如世茂滨江花园、仁恒滨江等小区的车位价格,也不过在25万到30万元之间。因此其成为市民百姓茶余饭后谈资的一时之选,是无足为怪的。
然则虹祺花苑并非豪宅名盘,从地理位置看,亦非属于“黄金地段”,何以车位的价格竟然高于众多占据着“地利”高档楼盘?无他,供求关系使然也。众所周知,小区的车位消费,有着强烈的区域性和指向性,其需求者主要是小区业主。虹祺花苑建造于10多年前,当此之时,汽车尚属“奢侈品”,与之相对应,小区配置的车位,自然“多乎哉,不多也”。
然而世界变化之快,远在人们的想象之外。“汽车进入家庭”的浪潮在随后的日子里波澜壮阔地席卷了神州大地。其结果,就是小区车位的“一位难求”现象在各大城市频频上演。虹祺花苑自然也不例外。200多个车位,拥有私家车的业主在四百户以上,而且有些家庭还不止一辆车;加之该小区是商住混合小区,企业车辆也要“分一杯羹”。供求相差如此悬殊,需求一方的竞争必然激烈,“价高者得”的拍卖方式和胜负准则,必然会将价格推至高处。反观那些所谓“白金地段”的豪宅名盘,原本就是为“有钱人”而建,建造时间也较近,对车位的配建考虑周全,大抵是按照“一户一车位”甚至更高比例设置。因此其车位的供求局面远比虹祺花苑这样的老式小区和缓的多,反映于价格上,自然也不及其高了。
古人云:“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虹祺花苑的天价车位,其实正折射着一个城市的整体困境。官方的数据说,目前上海中心城区停车泊位大约78万个,缺口高达36.7万个,缺口比例为32%。其中,居住小区车位缺口27.2万个,缺口比例37%;办公、商业车位缺口10.4万个,缺口比例26%。买也罢,租也罢,车位供不应求的格局,所给予价格的,只能是“向上的力量”。没有疑问,在未来的日子里,城市里的人们将为停车支付更多的费用。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不难明白,车位价格的上扬,其影响所及,不仅仅是车位本身的消费,还将波及汽车的消费。因为汽车的消费与车位的消费相互依赖,互相配合才可成事。车位价格的上升,根据需求定律,车位的需求量将下降,而车位与汽车是配套使用的,车位需求量的下降,也导致了汽车需求量的下降。在经济学上,将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下降的两种商品称之为“互补品”。很显然,汽车与车位是不折不扣的“互补品”。
由此观之,车位价格上涨带来的一个直接效应,将导致汽车需求量的下降。是的,那天价车位的出现,足以让众多想要购买汽车的人们为之却步。加上成品油价格居高的不下——汽车与汽油也是“互补品”,以及城市道路拥堵范围和程度的扩展和加剧和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关注,可以判定,中国汽车“狂飙突进“的消费井喷一去不复返,汽车消费市场也将迎来一个“稳中求进”的时代。对不断扩大产能的汽车厂商而言,这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
但车位价格上涨带来的另一个效应,会让一些汽车厂商喜出望外。人们常说,“好马配好鞍”,其实反过来也一样,好鞍也须配好马。一个高达几十万的车位,是配上一辆几万元的经济型轿车,还是几十万的高档汽车合适?当然是后者!因为需求定律驱使着人们做出这样的决策和选择,因为前者的做法过于“奢侈了”,也意味代价太高了。需求定律说得明白,代价提升,为之者必然减少。由此之故,伴随着京沪穗一线大城市车位价格的攀升,这些城市的汽车消费必然将迎来一个升级换代的时期。也由此可以预测,进口高档车将迎来一个“市场的春天”,生产中高档汽车的生产厂家也将收获多多,而中低档汽车生产厂家在此情形下降遭遇严峻挑战——很遗憾,国内的自主品牌,目前大多数处在这一层面。
天价车位预示着什么?一言以蔽之,预示着国内汽车消费的升级换代已经悄然启幕,最起码,在一线城市是如此。
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