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曝光“陋习市民”的经济分析

(2011-03-23 09:42:56)
标签:

陋习市民

文明礼仪

交易费用

杂谈

分类: 评论

曝光“陋习市民”的经济分析

 

华说

 

走在中国的城市的街头,闯红灯、随地吐痰的现象是随处可见的。按理说,遵守交通规则,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最为基本的文明礼仪,是文明礼仪中的ABC,而我们又一向自诩为“礼仪之邦”,这原本不应成其为问题。实践与理论两相对照,似乎颇为令人尴尬。自然,古人云:“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今人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从这一面看,大抵是因为我们中国人一个个都忙于做大事了,于是乎闯红灯、随地吐痰之类的行为在华夏大地终于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蔚为壮观。

 

闯红灯、随地吐痰之类的不文明现象,由来已久。毫无疑问,这是一种“陋习”,彰显着国民文明素养的欠缺。对一个城市而言,则显然有损其形象。记忆所及,多年来不少城市曾经开展过轰轰烈烈的专项行动,来力图矫正市民的不文明行为。最新的消息说,江城武汉也加入了这一阵营之中。

 

消息说,在武汉三镇,“乱闯红灯、乱停车辆、乱穿马路、乱扔垃圾”等已成为屡禁不止的4大陋习。为杜绝这一社会不良现象,建设宜居城市,武汉市在进行为期近一个月的宣传之后,决定每周在媒体曝光一批乱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每类行为曝光10人。3月19日,《武汉晚报》公布了第一批不文明市民名单,一共40名市民被公开曝光。据称,此次曝光的不文明现象,均发生在3月7日到11日间,分别被交警、城管等执法人员依法给予了相应的处罚或教育,曝光的每类不文明行为随机抽取的10人。

 

这种“公开示众”的做法,照例引起了众多的争议:“拍手称快”者有之,“严重质疑”者亦有之。赞成者认为此举有警示、教育作用,对不文明行为产生震慑;反对者则以为此举涉嫌公权力的越位,侵犯个人隐私权。试想,在现有的法律下,一个刑事犯罪的嫌疑人,也有其隐私权,一般不能在媒体上曝光他们的照片。而今,只是因为生活中的陋习就被曝光于大庭广众之下,于请于理于法不容易自圆其说。这样看,“公开示众”的做法其实正走向自己的反面:主事者想要改变市民的不文明行为,却率先采用了不文明的方法和手段。

 

暂且搁置这些争议不谈,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是,事情已经发生,其未来将何去何从?以愚观之,这是一个一开始就知道结果的事件。一言以敝之,曝光“陋习市民”的举措不具有持续性。不会有任何悬念,整个过程将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一贯规律运行,始于大张旗鼓,终于悄无声息。如是而已。

 

以“公开曝光”的手段来解决问题的思路,并非源于武汉。早在这之前,类似的甚至相同的举措,在许多地方实践过。譬如说我所在的城市,在5年之前就排演过一次。当时,为了改变市民的交通陋习,全城范围内展开了一次整治“行人闯红灯”的专项行动。大批警力、交通协管员以及志愿者走上街头,声势浩大。警方还选取学校、医院、写字楼、机关等所在的路口,用相机抓拍违章行为,并将所拍照片公之于众。在这期间,发生了一起轰动全国的事件:一位曾在国外留学4年的女硕士,因为闯红灯,并与在场的警察发生冲突,最终被拘留了10天。结果如何呢?虽然收到一时之效,但不久“涛声依旧”了。现在走在大街小巷,闯红灯者依然满目皆是。武汉如今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在重复“昨日的故事”。而那结果,也早已注定了,先行者“无言的结局”已经昭示得明明白白。

 

然则何以每一次这样的行动均以如此结局告终?虎头蛇尾的演化过程何以会成为一种宿命?答案其实并不复杂。简而言之,曝光“陋习市民”这一事件可以看作一个分水岭,整个社会在这之前是一种情况,之后又是一种情况,这是一种变动。变动之后社会的交易费用比变动之前为高。也就是说,变动之后社会运作的代价变大了。

 

 

不难明白,曝光“陋习市民”这一事情的运作,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财力。从前期的策划、宣传到中期的组织实施以及事后的效果评估,这是一笔庞大的费用支出。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曝光“陋习市民”带来的交通秩序的改善,受益者是整个社会,但费用的支出,是具体落实到相关部门的。对这些部门而言,意味着成本和收益的不对等。虽然一开始可能热情高涨,但时间一长,必然意兴阑珊。此其一。

 

按照曝光“陋习市民”操作方法,这每周被曝光的40名市民,其产生过程是随机抽取的。这是说,具有同等陋习的可以曝光的人数远远大于40名。而曝光谁不曝光谁,完全掌握在交管局相关部门手上。因为公之于众对个人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顺理成章,一些不想被曝光的陋习市民必然通过各种渠道找相关人员通融。由此产生不公正甚至腐败现象,从而引发社会纠纷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此其二。

 

除了警方、交管部门等官方渠道之外,曝光“陋习市民”的信息还来自市民的“彩信举报”。就是市民在看到不文明行为之后,用手机拍照并上传到短信平台,也就是说,一个人乱出马路时,很可能被别人拍下,如果在摇号时不幸“中奖”,则最终将登上下周的“曝光台”。其导致的结果,是每一个人对路人怀着一颗戒备之心。人与人之间猜疑,造就的恶果是社会信任度的下降。此其三。

 

总而言之,上述三种状况及其合并,都是意味着社会的交易费用是在往高处走,而不是相反。逆势而为,虽然可以维持一时,但不可能长久持续下去。需求定律说得明白,一件事情,付出的代价上升,其发生概率必然下降。。曝光“陋习市民”之类的事情难以为继,最终不了了之,固其宜矣。

 

按照中国传统的历法,今年是农历辛卯年。从十二生肖上说,是兔年。也就是说,今年的“轮值主席”是是兔儿爷。从时令上说,在这个年头,自然要说与兔子相关的话。那么,权且借用兔儿爷的一句歇后语,对曝光“陋习市民”一事的未来走向做一个预测罢: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2011-3-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