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是个什么东东?
(2011-02-09 15:54:34)
标签:
财经青海衡量产品和服务绿色gdp |
分类: 评论 |
GDP是个什么东东?
华说
在当下的中国,没有一个经济学术语,能够像GDP那样为普罗大众所熟知。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形容之,不是夸大其辞。
然而正所谓“暴得大名不祥”。 GDP“寂寞无人知”之时,自然是风平浪静。而当其知名度不断提升之际,“天下谁人不识君”的盛名之下,毁誉亦随之而来。尤其是这些年,非议之多不可胜数。倘若GDP有知,自当感慨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罢。不过现在,这样的重复轮回,似乎还看不到尽头。时间进入2011年,在一年的开头之际,GDP再次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之中。
事情的源头,是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各省市召开的今年地方“两会”上,各地纷纷描绘了 “十二五”宏伟蓝图。而在这其中,GDP的旗帜依然高高飘扬。许多地方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包括安徽、青海、广西、宁夏、四川、贵州、重庆、福建、黑龙江、云南等地,都提出了未来五年内GDP总量翻番的目标。折算成年均目标,GDP增速接近15%。显示着地方政府追求GDP的热情高涨。
这样的消息一经传出,其引发汹涌的非议是不难想象的。这些年来,GDP一直声名不佳,近于声名狼藉,为有识之士所不屑。当此之时,地方政府却非但不知悔改,反而冥顽不灵唯GDP马首是瞻,大张旗鼓地宣称要在5年内实现GDP翻番,有识之士焉能不拍案而起。
一面是张开臂膀热情地拥抱,另一面是义正词严地加以痛斥,GDP的遭遇可谓是“冰火两重天”。那么,这个满身是非的GDP究竟是个什么东东?
GDP者,乃是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简称。翻译成中文,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其定义非常简单: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所生产出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一般而言,国内生产总值分为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从定义上看,GDP作为一个经济指标,衡量的是经济的整体:从收入看,衡量的是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从支出看,是用于经济中产品和服务的产量的总支出。这是两个不同的角度看GDP,是一个分币的两面。
乍看之下,GDP似乎衡量了经济中的一切,但其实并不如此。从定义得知,GDP衡量的是“市场价值”——在市场上的物品,因此,所有在市场之外的进行的经济活动并没有反映GDP中。在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GDP遗漏了家庭中的生产和消费。譬如说罢,你自己做家务,其价值并不计入GDP中,但如果你雇佣了一个保姆,其保姆所做的家务的收入则是GDP的一部分。俗话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不难想象,难以计数的组成这个社会的家庭里的生产和消费,其创造的价值是何等庞大!而且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它大抵是构成个人生活质量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但GDP对此无能为力,这在它的能力范围之外。
另一个重要的但在GDP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是,它不衡量环境质量。GDP衡量在市场上的一切产品和服务,但生产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的环境代价并没有计入GDP。因此,在生产更多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空气和水的污染等环境的恶化并没有在GDP反映出来。
而这,正是GDP备受非议之处。纵观有识之士们的慷慨激昂的陈词,其矛头所向,正是GDP所无能为力之处:高速增长的GDP能带来清新的空气和清洁的水么?高速增长的GDP意味着更好的民生么?意味着更高的生活质量么——孩子们有更好的教育和健康;年迈的父母能享受到更好的养老服务,自己有更多的时间享受闲暇?
不错,这样的诘问是有力的,因为GDP并不直接衡量这一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GDP不能对此作出有力的回答:是的,GDP并不衡量清洁的空气和水,但GDP高的国家和地区更有能力和意识去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GDP并不衡量孩子们的教育和健康,但GDP高的国家和地区能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医疗条件;GDP并不衡量老人们的“老有所养”, 但GDP高的国家和地区的预期寿命更高;GDP并不衡量闲暇,但GDP高的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有更多的余暇和余裕享受生活……一言以敝之,GDP没有直接衡量上述这一切,但它衡量了能够使得我们获得上述的生活水准的经济能力。事实上,环顾古今中外,经验和数据都表明,一国和一个地区的GDP高低,与其生活其中的人们的生活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这就是为什么GDP值得追求的原因。
正如没有一种药方能够包治百病,没有一种指标能够衡量一切。GDP作为一种世界各国通用的经济指标,在整体上直观地反映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表现,反映的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实力与财富,从而为人们所常用,不仅可以纵向比,看看自己比以往前进了多少;还可以横向比,看看自己与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有多少差距。很显然,从这方面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当然,前提是必须记住GDP的“能与不能”:它衡量了什么,又遗漏了什么。
记住了这样的前提,则所谓的“绿色GDP”就是多此一举。既然任何指标都不能衡量一切,又何苦在GDP里叠床架屋,来一个复方GDP?细究那深处的症结,依然是“非此即彼”的线性思维,总希望着毕其功于一役地解决问题,然而在实践中往往是一地鸡毛。“绿色GDP”呼吁了N年了,却始终千呼万唤不出来,即是一例。多元的目标,当以多元的指标体系考核之。倘若如此看待事物,非但不会像有识之士们那样动辄愤世嫉俗,而且以愚观之,方是正确的解决问题之道。
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