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华说
华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817
  • 关注人气:18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联通的“停机合约”是“霸王条款”么

(2010-11-30 16:29:32)
标签:

科技

美国

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捆绑销售

财经

分类: 评论

联通的“停机合约”是“霸王条款”么

(从联通的“停机合约”说到捆绑销售)

 

华说

 

有一句颇为流传的话说,“商场如战场”。征之于当下的现实,似乎是确然的。前些日子,腾讯与奇虎360之争,双方闹得不可开交,竟至于逼迫用户必须作出“一个艰难的决定”:有他没我,有我没他,你看着办!一时间尘土飞扬,令国人为之侧目。那边厢硝烟刚刚散去,这边厢烽火又起:电信行业的老对头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又“掐”起来了。

 

作为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多年来,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一直暗战不断,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此番“对掐”之公开化,源于中国联通最新发布的一则通告。通告说,从2010年12月1日起,中国联通将实施iPhone合约计划新政策:入网的iPhone合约计划用户除与中国联通签订《中国联通移动业务客户入网服务协议》外,还需签订新的《中国联通客户3G iPhone合约计划业务协议》。协议规定,办理中国联通iPhone合约计划的用户,只有在机卡不分离使用的情况下,方可享受中国联通提供的终端补贴优惠政策。用户如机卡分离使用,中国联通有权取消对客户的终端补贴,用户号码将被停机、iPhone终端将被锁定,同时客户还需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中国联通此举,当然并非无的放矢,其矛头所向,直指“机卡分离”现象。所谓“机卡分离”,是指与中国联通签订iPhone合约计划的用户,并没有使用中国联通的运营网络,而是将其原来的SIM卡插入iPhone,把正版iPhone带入其他运营商的网络。这一“商机”,也催生了一批拆包倒卖的“黄牛”。他们从中国联通买入之后,将iPhone手机和和绑定的号码、话费套餐拆开,然后在黑市上出售。自然,作为竞争对手的中国移动也是小动作不断。为了鼓励购买联通iPhone的用户转网,推出了免费的“剪卡”服务。“剪卡”云者,是因为与常用的手机卡相比,iPhone 使用的SIM卡尺寸小,移动用户倘要使用,就需要剪卡。但风险是,如果剪卡不当,就会损坏SIM卡而无法使用。不过,中国移动推出的剪卡服务打消了这种顾虑。用户只要携带身份证以及SIM卡,一旦剪卡失败可以现场补办一张新的SIM卡。不难明白,中国移动“挖角”意味显而易见。

 

颇有意思的是,中国联通反击 “机卡分离”的“停机合约”一经宣布,立即引来一片非议之声。其中主流的反对之声,是说中国联通此举是硬性捆绑,损害了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是一种“霸王条款”。然而以愚之见,“言重了”。停机合约诚然是一种捆绑销售,但与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无关,“霸王条款”更是无从谈起。那似是而非的说法,显示着对“捆绑销售”其实并不了然。

 

按照协议,用户办理中国联通iPhone合约计划,在机卡不分离使用的情况下,可享受中国联通提供的终端补贴优惠政策。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这是中国联通针对市场推出的一个名为“iPhone+联通网络”的新产品。对于这一新产品,消费者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大可自由选择。而且和在此之前一样,消费者同时依然可以选择不同的手机品牌,也可以选择不同的运营商网络。更何况购买iPhone手机,除了中国联通捆绑合约的iPhone之外,还可以从苹果公司的专卖店单独购买。何来限制消费者选择权,何来“霸王条款”一说?打个比方,区区在下昨天购买了一盏台灯,就以台灯为例罢。简而言之,一盏台灯是由灯架和灯泡组成。市场上既有单卖灯架的,也有单卖灯泡的。现在有一家企业推出一种产品:灯架配上灯泡一起销售。一个消费者觉得灯泡非常好看,对售货员说,我只要灯泡不要灯架。售货员说要买一起买,否则不卖。于是这位消费者说,这干涉了他的选择权,是“霸王条款”。然则究竟谁是霸王,是这家企业,还是这位消费者?看官,您觉得呢?

 

不错,中国联通iPhone合约计划是一种捆绑销售。既然是捆绑销售,必有一绑一被绑。在这里,绑者是中国联通的运营网络,被绑者是美国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为什么要绑这款手机?因为这款手机是“手机中的战斗机”,形象实在好,具有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在全球范围内极为畅销。而中国联通的网络,相对于中国移动而言处于劣势,是一种“滞销产品”。通过捆绑,以畅销产品来带动“滞销产品”的销售,正是现实中商家采用捆绑销售的目的所在。而中国联通在引进iPhone手机之后的火爆销售局面,又一次地证明了这一方法的屡试不爽。

 

然则拥有畅销产品的美国苹果公司,为什么愿意选择和运营商捆绑销售?据报道,到目前为止,苹果公司在全球范围的国家和地区中,均是采用选择与一家运营商合作的方式,锁卡的现象也并不鲜见。愚以为,此举的目的,是为了保持iPhone的身价。已经说过,iPhone手机是明星产品,当下的锋头,举世无二。在一个国家内选择一家运营商,确保了其“垄断”地位,能够端起架子来从容销售。倘若在一国之内同时与几家运营商合作,作为一款极具市场杀伤力的产品,必然会被众多运营商用来招徕顾客的“必杀技”。惨烈的竞争下,以低价位来促销,显然有损iPhone的形象,也会累及该地区专卖店的生意。说到底,其背后,正出于对利益最大化的考量和追求。

 

在当下的中国的移动通讯领域,依然是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等其他运营商尚不能望其项背,构成实质性的竞争。无论是中国联通引进iPhone的举动,还是在一些地方正在试点的手机携号转网试验,都有助于加快行业内落后者向领先者的追赶,有助于彼此间成为真正的对手。在这个意义上,作为一个消费者,区区在下乐见其成。因为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没有比企业间的竞争更值得信赖的。

 

2010-11-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几句闲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