沏一壶风情万种的茶,只为君

标签:
风情万种爱情茶席杂谈 |
分类: 沉·煮茶 |
周末,在“把盏雅集”活动中,有人问我,是喜欢叫我“夜色”呢,还是“如茶”?我说,还是叫“夜色”吧。喜欢茶,却不愿叫“如茶”,明白人自知其意。
--------------------------------------------------------------------------------------------------
“把盏”,当这两个字从潇的嘴里说出,我便感觉有一丝远古的风从身边吹过,我总是喜欢这样带着古韵的字,更何况看着潇举起手做出把盏的陶醉样子,我竟是也跟着她一起陶醉起来。
把盏言茶,潇说要做一期“把盏雅集”的活动,叫我讲讲品茶心得,说起我的品茶心得,我在书的个人简介中写“喜欢把茶品出个风情万种”,这话听起来是不是与茶道禅宗太背道而驰了?茶道高深,我觉得自己离它的境界还是很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品茶心境,品茶还是依随自己的性情,不拘一格,我想这才是茶的真味。
我喜欢摆茶席,每个茶席都有一个主题,它是审美情趣的一种表现,我们可以在它所表达出来的意境中入境品茶,达到视觉、心灵、味蕾上至高的享受。当然,茶席上所有的表现形式最终都只是为了拱托茶。在我的茶席中,爱情总是给予我很多灵感。没办法,谁叫爱情始终是我的最高信仰呢。
就像我在“把盏雅集”中摆的那个茶席“三月的路口”,这个主题的灵感就是来自一个爱情故事。这故事里的两个主人公八年前因茶相识,并一见钟情,巧的是,他们正好都是生逢三月。于是,在那年的三月,他们相约到山上煮茶共饮。在那山上有一棵非常茂盛的百年老樟,老樟树下有一座老石舍,是一个远离红尘的煮茶好地方,他们约定,以后的每年三月都来这里煮茶。可惜的是,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没能在一起,甚至失去联系,一晃七年过去。直到去年的三月,他们又因茶再次相遇,并知道彼此心中还深深念着自己,还记得那个三月的约定。在第二天,他们便迫不及待地再次相约来到那山上。一样的老樟树,一样的老石舍,一样的两个煮茶人,但过去七年的感情留白,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一次他们不想再错过。
我喜欢这种冥冥中的注定,于是便设了这一茶席以作纪念,并写了那篇文章《说好的,我在三月的路口等你》。在这个主题下,在茶水的进进出出涓涓细流中,更懂得“时光如许,怎忍辜负”。
沏出一壶风情万种的茶,其实每个女人只要用心都可以做到的,当然,这风情万种的茶,只与自己的爱人品酌。
这风情万种的茶,只能与你爱的人分享,如果到处如此风情,这茶可就是迷魂汤,滥情了。
漫漫人生,不是每个人都能遇上一个自己爱的人——并拥有他,如果遇上了,而他又与你一样如此爱茶,那真是最大的幸福和幸运了,与爱人把盏对酌,几许深情,不用言表。珍惜每一场茶事,让爱情在茶水中滋润着,这必是极好的。
很多人都说生活就像一杯白开水,平平淡淡才是真;而我觉得生活应该像茶,苦后甘来,浓淡相宜,留下的回味是绵远悠长。
无论我们喜欢何种方式品茶,只要“以诚相待”就好,待人、待情,皆如是。
注:感谢朋友为我拍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