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和他的茶

标签:
朋友个性品茶感谢杂谈 |
--------------------------------------------------------------------------------------------------
李先生是友的同学,他是个商人,目前和台商合资经营着一家公司。李先生虽有钱,但他却不会乱花钱,也许他天生节俭,也许他是环保主义者,身为大老板的他不顾别人怎么看他,他竟然是乘公交车上下班。记得有一次有朋友生日,大家都到齐了,可因为他乘公交车路阻,我们整整等了他两个小时。后来,已是四十五岁的李先生才终于决定掷钱买了一辆奥迪车。
李先生他长相平平,中等个子,脸上的那双有着商人智慧的小眼睛和憨憨的厚嘴唇虽有点不搭,倒却有了一点喜剧味道。李先生穿着一点也不奢侈时尚,他体型不胖但却有一个非常凸显的中年西瓜肚,他虽是一个地道的商人,不过每次与他在一起,我倒是没感觉到他身上的商业味,有时候甚至觉得他就像个无厘头的老顽童,滑稽风趣。
记得有一次五六个朋友聚在一起,他一时兴起,竟然解下了皮带挂在脖子上打个结当作是领带,再把另一个朋友的大号西装往身上一套,说要表演一下本山叔求婚记。看着他一瘸一拐走过来,然后单腿跪在我们面前的滑稽样子,在座的几个人全都笑得前俯后仰,乐翻了。
李先生不仅滑稽,有时候还挺文绉绉的。他会在喝茶时拿起我桌上的唐诗宋词翻看,然后会一本正经地、抑扬顿挫地朗读起李清照的词来,虽然他那不标准的普通话听起来并不优美,但你会被他的那股认真劲儿感染,觉得听着也不错。
在我眼中,李先生算是极有个性的男人,他的很多见解总是跟别人不一样,他不虚伪而且还很好幻想。李先生喜欢摄影,喜欢旅游,他说他渴望有一个红颜知己,然后早点退休,带着他的红颜行摄祖国的大好河川。每当幻想红颜的这个时候,李先生总是惬意地靠在沙发上,那双眯眯眼里的小眼珠泛出无限遐想的光。旁边的友绝情地打断了他:喂,你干嘛非要带红颜去,而不带自己老婆去呀?
李先生眨了眨他那双智慧的小眼睛说:跟老婆在一起有些话聊不到一块,跟红颜在一起可以畅所欲言,而且兴趣相投,这样的旅途会更微妙更令人向往一些。李先生慢条斯理的语气里充分强调“微妙”那两个字。
不过李先生紧接着又叹了一口气,从他那厚嘟嘟的嘴唇里失望地吐出一句话:哎,只可惜呀我就是太忙了,况且我的红颜还不知身处何方呀?
我们笑他,有钱人找个情人容易,但找个真正意义上的红颜知己还真是难。所以,李先生也就只是在我家喝茶的时候天马行空地幻想一通罢了。
还有一点我可是不得不提的,此李先生就是那个夜里自雨中送茶来的彼李先生,那款让我埋下了深深的近乎奢望的梨山情结的台湾梨山茶,每每想起它,我们都能清晰地回味出那荡气回肠的冷香和泉涌般的回甘,再加上那晚四周一直都烟雨蒙蒙笼罩着,真如在仙境里品酌着仙茶般。
所以,每次见到李先生,我总是要提起那晚的茶,总是要感谢他让我们分享了这样茶中的臻品。李先生却总是不好意思地说可惜茶量太少,只带了一泡给我,他说下次如有梨山茶一定再送一些给我。
李先生没有食言,在这个周末的下午,我接到友的电话,说李先生一会就到我家,有一款刚到的梨山茶要送给我品尝。这消息对我来说就如打了一针兴奋剂,挂了电话的我倍儿乐呵着赶紧沏水洗杯准备,等待李先生的到来。
半个小时后,门铃响起,李先生和友到来。李先生一进门就把两盒梨山茶递给我,看我满眼欣喜的样子,他叫我别有太高奢望,说这款茶比那款臻品是差了一些的。
我说:没事,不管是不是臻品,有茶我就高兴。
李先生说这茶用盖碗泡会更合适,于是我赶紧把紫砂壶撤下把青花盖碗换上。这次我让李先生当主泡手,毕竟他喝过这茶,应该比较懂这茶的茶性。李先生也没有推却,坐在了泡茶的那个位置,只见他用茶勺从罐子里拨出六七颗茶粒子,然后把水壶的水搁在一边,差不多水温降到五六十度的时候,他才提壶冲泡。
在一旁的我真是有点看傻眼了,我睁大了眼充满疑惑地问李先生:你确定这茶一个盖碗只要六七颗茶粒就够?你确定水温这么低可以泡出好茶汤?
李先生对我的疑惑不予理睬,他管自己认真地洗着茶,像个老夫子一样非常自信地一字一字慢慢地说:这样的茶量足够了,五六十度的水温才不会破坏茶质。
李先生这样的泡法我还真是第一次见过,就拿娇贵的金骏眉来说,泡它的水温最低也就是七八十度。
看着李先生缓缓地倒出茶汤,我心里嘀咕:莫非此茶是仙茶?
终于可以品尝这台湾的仙茶了。我端起,闻它,汤色是淡淡的黄,淡淡的茶香一飘而过,我再使劲地去闻,想闻出台茶那幽幽的高冷香气,但却徒劳。我啜一口,再啜一口,一杯下去,这样的茶汤对我这个喜欢浓郁香型的人来说显得寡淡。
李先生非常陶醉地品了第一杯茶后,问我和友:怎么样?这茶不错吧?
以李先生这样的泡法,我真不知该如何去评价这款梨山茶。我和友面面相觑,看李先生那陶醉的样子,我实话实说:这茶,应该很好,但是你这样的泡法给我们喝感觉淡了些,没有一喝倾心的感觉。
李先生笑着说他已习惯这样的泡法。
茶,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泡法与喝法,李先生或许钟情于淡淡的香与淡淡的味,而我和友是钟情于浓郁的香和强烈的回甘。我觉得无论在哪,即使别人给你泡一般般的茶,我们也不能用一副不屑的口气去评价这款茶,如果一个爱茶人少了一些谦逊,我觉得他她还真配不上“爱茶”两字。品茶的时候,我们不应该拘泥于一种形式,随性、自然、懂得感恩就好。
我们继续喝着李先生泡的茶,只到第三泡,这茶汤已是寡淡无味了。李先生倒了茶,让我来泡,我欣然而上。这款梨山茶在我的冲泡下,终于显露出它真正的色、香、味,虽然它达不到那款臻品茶的高山韵味,但我和友品酌着一杯杯,还是大呼过瘾。
李先生看我们喝得如此高兴,他的那双眯眯眼也乐得眯成一条缝,眼珠子都几乎看不到了。你看,在茶香袅袅中,他又拿起李清照的词,用他那慢半拍的语速文绉绉地念着: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先生这人呀,实在是有点与众不同;李先生送我的这梨山茶呀,我真的想好好对他说一声:谢谢!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