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襟布衣

标签:
随笔斜襟布衣一字盘扣隐忍怀念 |
分类: 草木间 |
镜子里,母亲正在穿她的斜襟布衣。母亲微微抬起下巴,扣好领子上的那个一字盘扣,然后是右肩下面的两个。扣好了盘扣,母亲拿来一把大梳子梳发,一下、两下、三下,然后用两个黑色发夹分别夹在耳朵上面的发鬓上,一个典型的中国式传统妇女出现在镜子里。
打从我有记忆起,母亲就穿这样的斜襟布衣,梳着刘胡兰式的发型。母亲还经常会一边扣着衣服上的盘扣,一边对我说:“你外婆年轻的时候穿这斜襟衣衫不知有多好看呢。”
我对我的外婆几乎没什么印象,她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无法想象外婆穿这斜襟衣衫的样子。反正小时候的我就是不喜欢母亲的这种打扮,真不懂母亲为什么会喜欢这种老气横秋、土得掉渣的衣服。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没几年,人们的审美观点已是发生了极大变化。什么大喇叭裤、尖头皮鞋、大波浪烫发已是流行于整个街头巷尾,而我的母亲,身上穿的还是那同一款式的斜襟布衣。
还记得在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那是一个秋天的早晨,母亲和平日一样在镜子前认真地扣着她的一字盘扣。我看着镜子里的母亲,心想,如果这是在三四十年代,母亲穿这样的衣服还真算得上是端庄秀丽,但现在是八十年代,怎么还穿这老古董的衣服!
那天,那一字盘扣像钉子一样刺痛着我的眼,于是,我鼓足了勇气对母亲说:“妈,你不要再穿这种又老又土的衣服了,你这样的穿着让我在同学面前觉得很难堪!”说完这句话时,我看到镜子里母亲扣盘扣的手僵在了那儿。我没敢看母亲脸上的表情,匆匆背起书包,早饭也没吃就去学校了。
一走出家门,我的眼睛已开始发涩,我后悔说了那句话。子不嫌母丑,更何况母亲长得一点也不丑!母亲的为人,母样的勤劳,母亲对我们子女无微不至的关爱是住在单位宿舍的人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对我这个最小的,几乎是有求必应,让我吃好的、穿好的。在那个年代,我的穿着在班里可都是数一数二的,我自己穿漂亮了,怎么就嫌母亲穿得土气了呢?更何况同学们并没让我有过难堪,这都是我的虚荣心在作怪呀!
时至今日,我还非常清楚地记得那天在学校里忐忑不安的心情。放学回家后,我一直不敢看母亲的眼睛,母亲倒是什么也没说,按部就班地做着她的事情,第二天早上,依旧穿上她的斜襟布衣,认真地扣着她的盘扣。自说了那句话以后,我竟然不再对母亲的穿着耿耿于怀了。
没想到在三天后的一个早晨,我那穿着斜襟布衣的母亲不见了,镜子里,一个穿着小四方领、白底碎花衬衫的母亲正在梳着她的发。在我眼里,那真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母亲终于也与时代为伍了。看着镜子里那个变了样的母亲,我惊喜地说:“妈,你这个样子真年轻!”那个早晨,我心欢畅呀,真想一路高歌上学校!
从那以后,母亲再也没穿过她的斜襟布衣,岁月很快就尘封了那些老古董的衣衫,时光如水般在流淌。
三年前,母亲突然离我们而去,没有留下只言片语。那个浑噩的初夏,我无尽悲伤地清理母亲的遗物时,在母亲的箱底,我竟然看到了那几件斜襟布衣,原来母亲一直珍藏着它们!一直在抽泣的我,那一刻泪如雨下。在我手中的这一个个曾被我视为眼中钉的盘扣竟是如此亲切柔和,母亲穿斜襟布衣的身影在我的泪眼里无法不清晰!
而今,我已是深深地爱上了斜襟衣衫,这“又老又土”的款式在我现在的眼里却是一种风情、一种品味。看着衣柜里挂着十来件各种素雅的旗袍,想着当年母亲穿的斜襟布衣, 虽然质地和裁剪上有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但它的斜襟没变,它的一字盘扣没变。
镜子前,我也像母亲一样微微地抬起下巴,认真的扣着斜襟上的一字盘扣。每次在扣好它们时,我就会更懂得了这盘扣里扣住的是一份隐忍、一份坚强,这让我觉得我离母亲很近,因为这盘扣里还盘绕着一份深邃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