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早恋怎么办?

(2011-08-21 08:13:05)
标签:

早恋

引导

育儿

分类: 家庭育儿
侄女早恋了,她的妈妈很着急,几乎形影不离地看着侄女,母女关系很紧张。许多家长普遍采取围追堵截的办法,但这完全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有时候还适得其反。要想让孩子有正确的行为,打开孩子的心结很重要。
下面分享一下我疏导儿子早恋倾向的故事,也许能够帮到有缘分看这篇文章的家长。
发现倾向
儿子初中三年级放假的时候,有一天问我要100元钱,声称同学在肯德基聚会。晚上加班回家,老公把我叫到一边悄悄说:“晚饭我一个人吃肯德基,担心撞倒儿子同学不方便,就开车到甘家口的肯德基。你知道我看见什么了?我看见儿子根本就没有聚会!他在跟一个女孩在肯德基吃饭聊天!”
我很紧张问:“你过去了?”
“没有。我没吃饭一直在外面看着,直到他们吃完。他们一起散步回家。”
“还有别的事情吗?”
“没有,就这些。”老公说完,我松口气。庆幸孩子还是早恋的苗头,这件事必须跟孩子引导,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我说:“别管了,这件事交给我。”
正确引导
孩子跟同学单独吃饭并散布,其实仅仅是早恋的开始,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这时候必须疏导,让孩子发自内心地认为这是一个美好的情感,但是控制不好就会产生不良后果。我很庆幸,儿子在早恋初期就被爸爸无意发现。
众所周知,美国心理学家总结出人际交往6原则,我准备应用其中的“喜欢原则”和“互惠原则”与儿子交流思想。什么是喜欢原则呢?就是人们喜欢与自己有相同经历的人产生共鸣,如同学、同乡等。我们中国话叫套磁;什么是互惠原则呢?简单说,你想别人怎么对待你,你首先做到这样对待别人。
有一天,我与儿子看我十几岁的照片。儿子夸奖道:“我妈妈年轻的时候还真漂亮呢!”
我说:“必须的。那时,追妈妈的人不是一般的多,而是相当多。”趁这个机会我跟儿子分享了16岁花季的浪漫的事情。最后我说,人生进入青春期激素水平上升,正常人都会对异性感兴趣,你妈妈也是常人啊。但是妈妈庆幸当时把这个美好情感藏在了心里,以至于现在回忆起来都有梦回16岁的感觉。可惜妈妈当时有个闺密,没有控制住情感,谈恋爱了。搞得家长、学校都很着急,其实16岁毕竟心智还不成熟,甚至高中都不成熟,那些早恋的人都不成功。我们毕业20周年聚会时,那些早恋情人见面都十分尴尬。特别是由于早恋,耽误学习,本来应该上大学的,却……现在下岗。儿子也跟我讲了自己学校的早恋事情,也说了同学中也有我们小时候发生的类似事情。我们快乐交谈2个小时,很愉快,很共鸣。
最后我们达成共识:人生、历史真的惊人再重复,在人的智力、情商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成功属于能够控制自己欲望的人。高中以前人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是累积自己的知识,必须控制自己的感情,上大学后,18岁了心智比较成熟了,可以边学习边尝试爱情。这样才能妥善处理感情和前途,为自己负责,更为自己曾经喜欢的女孩负责。
儿子表示,一定会把握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思想,把心思转移到学习、体育锻炼等上面。
有一天,发现儿子写“我爱某某某”。我没说话,找个机会再次分享我小时候类似的经历。我说,自己越是喜欢谁,就越不敢与水说话,总是找机会跟他旁边的人说话。儿子说,我不愧是你的儿子,我也是这样。当我知道儿子已经有效控制自己,没有继续发展早恋时,我骄傲地说:“你真的很棒!90后的孩子能像你这样为自己、也为别人负责,控制自己的感情,真的很难得。”
总结
发现孩子有早恋倾向,家长一定不能着急。首先分析孩子早恋处于哪个阶段,然后设身处地与孩子交流,帮助孩子打开心结,让孩子自己认识到早恋不仅是对自己一生不负责,更重要的是对心爱的女孩一生不负责,自觉决定不再早恋。千万不能不尊重孩子,特别是指责孩子的感情。回想我们自己年轻的时候,不也是一样有着这样美好的情感吗?因此早恋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的态度。
作为父母,一定不能总盯着孩子做错的地方,而是要发现孩子做对的地方,及时表扬巩固正确的行为;同时引导孩子自己发现自己做错的地方,自己提出改进意见。要做到这一点,其实最重要的就是父母本身要平和心态,不要寄希望太高。对孩子某些地方有天赋要高兴,对孩子某些地方不足也不要气馁。人生的成功是发现长处并作自己擅长的事,而不是弥补不足。要知道一个先天嗓子不好的人,怎么勤奋也长不过好嗓子的人。
要乐观接受自己孩子的天赋与不足,要引导孩子自己发现自己,不管能否成就一番事业,起码自己的孩子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由于不是一气呵成写的,有点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