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直诚信 仁爱和谐---我的理解
(2010-06-12 06:41:11)
标签:
仁爱之心核心价值观诚信正直诚信杂谈 |
分类: 管理 |
众所周知,核心价值观是公司对产品、对市场、对客户、对员工、对股东、对社会的态度, 联想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制造”面临空前的信任危机全工厂光天化日之下造假药!全行业光天化日之下往奶粉里添加三聚氰胺!……表面上看是有些企业缺乏诚信和责任,究其根本原因是缺少仁爱之心,是极端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使部分人利欲熏心和道德沦丧所致。面对消费者的生命,这些企业老板哪里有一点仁爱之心?令人痛心的是,有的地区官员为了局部和小集团利益,对某些隐暗面视而不见,甚至姑息迁就、纵容包庇,哪里有一点正直之举?更让人寒心的是这些老百姓,他们的冷漠和麻木,他们甚至不希望这些企业主被绳之以法,就为了不让自己失业就为虎作伥。面对企业主“为富不仁”、当官者“为政不仁”、老百姓“为人不仁”的今天,确实应该重新提倡“仁爱思想”啊。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说:“仁者爱人”,“仁者人也”,是说仁爱是爱别人的能力,是做人立业的核心和根本。孟子说“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仁者,义之本也” 是说“仁”是内在的思想观念,有内在的“仁”,才会有外在的“义”举,仁爱是儒家最高的价值标准,仁爱之心为正直诚信的行为表现提供内心的原动力。儒家认为通过“仁爱”,最终会达成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仁爱之心”在内, “正直诚信”在外,共筑“和谐百年基业” ,这就是我们新的核心价值观体系。
既然是核心价值观,那就是大家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信条,必须在企业日常管理和经营活动中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作为衡量我们行为的最高标准。作为一名管理者,自己必须要时时提醒自己,企业的全体员工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不论是从事最简单操作的劳动者,还是从事复杂思考的高级员工。任何时候都不能自以为对别人有恩惠,就可以不尊重对方,专横跋扈不讲道理;同样,也不必因受恩惠而卑躬屈膝,丧失尊严。要以发自内心的仁爱之心对待别人,树立正直诚信的行为规范,用较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踏踏实实给员工树立道德和行为楷模,让员工在自己身上看得到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和传递。同时要在员工中大力弘扬企业文化,把仁爱、正直、诚信作为选才育才的前提条件,在团队成形成“正直诚信、仁爱和谐”的文化气场。
坚持正确价值观的目的是帮助企业提升长久业绩,而不是短期目标。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当然,我们在价值观中主张仁爱的目的是在企业内部建立和谐有序的生产生活秩序及人际关系,并不是追求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不能以“仁爱和谐”做借口,对员工的错误加以包庇,对工作质量加以迁就,对不良行为视而不见,殊不知姑息包庇式的“偏爱”,不是“仁爱”而是“伤害”。父母姑息孩子,只能让孩子因浪费光阴而一事无成;政府姑息企业,只能让企业因肆无忌惮而被查封。只有倡导与践履“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仁爱精神,才能激发责任心,才能鼓励正直、诚信的行为。
作为企业,不仅为自己的产品、利润负责,更要为员工负责,为客户和消费者的利益负责,为企业所影响周边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负责;作为员工,不仅为自己的利益着想,更要为企业整体利益着想,在关键时候必须挺身而出,为了捍卫核心价值观,敢于正面直言,绝不向企业的财务收益和短期目标妥协,绝对不向生存环境妥协。只有全体员工都按照核心价值观要求自己,监督企业,那么中国制造就会重塑信心。我想这应该是全中国人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