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感悟随笔小升初教育 |
分类: 家庭育儿 |
最近,儿子小学升初中的人生关键时刻,考验的不仅是孩子的水平和潜质,同时受到考验的还有家长的心态和体力。
亲眼目睹了很多家长为了孩子不惜一切代价,把希望和梦想全都寄托在孩子身上,那种期待、那种渴望使我不由得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同时,不禁要问:教育的宗旨是什么?是大家一起挤独木桥,胜者王侯败者寇?还是将来能够快乐、健康、有秩序地生活?
其实,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精英”太少了,大多数人都是一般老百姓,应该以平常心态教育孩子,难道学一身的技能就能成“精英”?看看我们省重点中学的那些“尖子生”,现在又有几个人是“精英”,还不是老老实实过日子?去年7月,大学同学聚会,看看真的没有几个有所建树的,甚至还有一些人连自己的定位还没有找到!重要的不是逼着孩子上奥数、上补习班,而是你希望你的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在哪些方面比较有天赋?爱迪生被学校当成“弱智”退学,不妨碍他成为伟大的发明家,比尔盖茨从大学退学,但是不妨碍他建立伟大的行业;马家爵考上名牌大学,却成为杀人犯而失去年轻的生命,北京大学的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去选择“陪聊”,根本都不知道什么是廉耻了。这一切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仔细研究这些成功人士的人格特质,我们不难发现,很少有人天生就是被父母逼出来的,他们都是对自己有要求,谦虚品质平凡生活从不奢华,充满爱心,同时他们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认准的事情坚定不移地追求、奋斗,直到成功。难道我们的孩子不应该这样教育吗?
前些日子,CCTV-2“第一时间”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为了让孩子上六一幼儿园(寄宿制),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很多家长竟然不睡觉排队一晚上!3岁的孩子,最需要什么?母爱、亲情、拥抱!可是,我们却把他们放到“保育院”,不懂得亲情和爱的孩子,很难想象长大会有多大造诣!
目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幼儿园时就将小学的课程学完了,小学后又把中学的课程学完了,何苦呢?上个月参加儿子学校的“小升初咨询会”,听了他们学校尖子生家长做的经验交流,其中提到“孩子周末报好几个补习班”,全写完作业后要到十点钟!这样的尖子意义在哪里?
前几天,收拾房间找到以前曾经留下的书信,无意中看到老公刚上班时,他父亲写给老公的一封信,信中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现在上班了,好好工作,干出成绩来,我这辈子就这样了,你一定要有出息。看到这里,不禁有些心酸,我们中国的家长的普遍心态就是“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儿子一定要好好教育!”一辈传一辈,何时到头呢?
说道我的儿子,我有自己的教育方法,我知道他的成绩不是超一流的,但是他的乐观开朗,包容的心态一定是超一流的,令我自豪的是,我的儿子今天的一切成绩都是靠他自己努力得来的,作为父母,我们只在方向上加以引导,绝对不帮助他做任何他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今天我们一起去人大附中分校面试,出来后儿子发出“技不如人赶快追”的感慨,而我作为母亲也非常骄傲,不仅仅是他面试时的乐观幽默的表现,更为他“马不扬鞭自奋蹄”的精神。
我和老公商量好了,小升初我们帮助他在网上报名所有的重点学校,有机会她就参加面试,成功不成功,我们都觉得这是一种宝贵的经历,让儿子知道自己的差距,督促他自己定好学习计划并加以实施。
很多朋友亲戚都劝我说,儿子如果自己考不上重点中学,让我们出钱给儿子上共建班或者私立学校。而我和老公却不是这样想的,我们觉得儿子应该靠自己的力量去做他能力范围内的事情,绝不能让他有这种想法:可以不努力,什么事情家长都可以靠钱开路。儿子要学会自己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这点我想比花钱上好学校更重要!目前,我的儿子已经考上立新学校的实验班,立新学校虽然不是重点,但是老师的认真态度还是打动了我们。如果儿子考不上重点中学免费生,我们就将孩子送到立新学校上学,这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不论如何我都为他骄傲。
总之,现在我们一定要以一颗平常心面对孩子教育,儿子已经12岁了,很荣幸还没有挨过打受过骂,我们能够一直保持谈心的习惯,我们的儿子就是一个快乐的可爱的小男孩!我们希望儿子首先成为一个会交往懂秩序尊重别人的绅士,同时是一个不畏困难坚强乐观的男子汉!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尊重儿子的选择,也会一如既往地鼓励儿子自己给自己设立目标并加以实施,让他自己为自己骄傲。
十一学校门口
排队报名的家长
前一篇:去德云社看相声千万别网上订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