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庆撰:奉献当是一种修行(刊于《收藏拍卖导报》休刊号)
(2023-03-16 14:26:47)
标签:
故纸温暖历史生活往事由国庆 |
分类: 生活感怀 |
奉献当是一种修行
由国庆
刊于2023年3月16日《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休刊号
手机相册里始终存着一整版截图,是2014年8月14日《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记者对我的专访,题为《收藏是一种修行》。记得《论语·学而》讲“三省吾身”,之所以存手边不时翻看,就为不断自问——你的收藏生活做到没有?希望它不单单停留在字眼、纸面上。
案头常放着旧册《新编美学辞典》,是早年老师送我的,扉页有师题“学以致用”四字。之于收藏,我想“藏以致用”又何尝不是一种方式,甚至一种境界呢。
常言道,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随着老娘、老爹先后驾鹤西行,老人的家,不,是我的家,空荡荡的小院里充满了无尽的伤感与寂寥,每每望着那些家具、陈设,心中的苦乐记忆挥之不去。敝帚自珍,我实不想随便处理掉铭刻岁月的老物,希望能找到合适的归宿。机缘巧合,2018年岁末“商业·生活·40年”历史文化展将在北京举办,展览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商报社主办,中国收藏杂志社承办,展览也是同期举办的“中国商业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大会”的重要活动。事先,当我得知组委会紧急征集展品时,觉得一些家存横跨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不乏典型性,于是毫不犹豫地毛遂自荐,悉数永久捐出20余件(组)老家具、老物件、私人藏品等。
展览一炮打响,许多观众流连忘返,倍感亲切,纷纷说“我家也曾经……”温暖油然而生。存一念,万千念,缘分之至,欣慰之至。家藏,有幸服务社会,如果也算奉献的话,那我想说,奉献当是一种修行。
老娘在时常对我说,得人一个,还人一筐。老广告、老商标等故纸收藏陪我走过了几十年,后来我总在思考,民间收藏的目的是什么?其实说到底,每个人藏品再多再无价,之于漫漫历史长河,终归是一段过眼云烟,所以,长期以来我不当保管员,甘做“自讨苦吃”的研究员,把故纸藏品“吃干榨净”写文章、出专著,将所知、所获、所感分享给万千读者,如“独乐不如众乐”一说。也许基于此吧,承蒙中国商报厚爱,2015年11月我忝列“中国商业创新大会中国收藏源创力奖”。
至今我出版了二十部专著,貌似“名利双收”。老年间,在寒冷的冬季有一种揣在袖口里的热手炉,是惬意之享。若说名利像手炉,那我希望它最好不是一个人的,能让更多的人感受温暖,感悟收藏文化的魅力,岂不更有意义?自2011年冬,我拿出近半数稿费不断购买自己的书,年年发起“书传善缘,播种温暖”公益活动,通过民间好友相助将书籍赠送各地,尤其是边远地区图书馆,十几年来覆盖百多家。让收藏文化服务百姓,有益读者,这该又是一种修行。
长期为《收藏拍卖导报》撰稿,意义同样如此。一路相伴走来,报纸为我发过不少稿子,虽暂无暇统计,但我有剪报存档的习惯,当我真的老了的时候,坐在窗前晒着太阳翻看剪报,那一页页定是值得回味的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