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者由国庆新著《故纸上的天津往事》出版
(2023-01-02 09:08:18)
标签:
故纸温暖历史生活往事由国庆 |
分类: 新闻存照 |
新年,新书,《故纸上的天津往事》出版。感谢天津市档案馆(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感谢所有为这本书尽过心、出过力的师友,好人好运!
-----------------------------------------------------------
《故纸上的天津往事》解读老广告
2022年12月26日,今晚报文化新闻
本报讯(记者高丽)作为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资助项目的新成果,文化学者由国庆的社会史研究新著《故纸上的天津往事》近日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由国庆30多年来坚持收集早期故纸实物,将老广告图画视为独特的文史资料进行深入研究,丰富了地域文化内涵。《故纸上的天津往事》通过“商界翘楚”“洋行话旧”“闲情时尚”“民生民俗”“昨日人文”“朝花夕拾”等不同视角,用轻松活泼的随笔形式、图文并茂地解读老广告画里画外的信息,勾勒出很多鲜为人知或被人遗忘的往昔生活细节,达到了利用故纸藏品证史的目的,并形成了具有自家特点的学术成果。
------------------------------------------------------
社会史研究新年推新著
——由国庆《故纸上的天津往事》出版
近日,文化学者、专栏作家由国庆的新著《故纸上的天津往事》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本书为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资助项目的新成果,受到文化界的广泛关注。
著者由国庆三十多年来坚持不懈收集早期故纸实物,将老广告图画视为独特的文史资料进行深入研究,钩沉鉴往,丰富了地域文化内涵。就故纸研究的现实意义,由国庆认为许许多多广告旧图画具有对历史文化的见证作用,具备了文献研究方面的重要意义。由国庆通过解读老广告画里画外的信息,把图片文献与相关文字文献进行比对,不断细致挖掘、考证,相互佐证参考,勾勒出在一般正史文本里缺乏图片证明的很多鲜为人知的,或近乎淡忘的往昔生活细节,达到了利用故纸藏品证史的目的,并形成具有自家特点的文述积累与学术成果。
《故纸上的天津往事》即以大量个人珍贵藏品为导引与基础,通过“商界翘楚”、“洋行话旧”、“闲情时尚”、“民生民俗”、“昨日人文”、“朝花夕拾”等不同视角,用轻松活泼的随笔形式,对地域文化进行了阐述,内容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
新书推荐《故纸上的天津往事》
摘自: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公号,2022-12-29
中国近代百年波澜壮阔,风云际会,老广告好像涓涓细流,悄无声息地渗透在历史的航程中,老广告老商标画面所表现出的东西,几乎涉及社会生活与发展的各个层面,可谓包罗万象。
《故纸上的天津往事》作者由国庆先生在真赝混淆的泥阵中跋涉,在浩如烟海的故纸中披沙沥金,将自己的收藏和心得进行整理,创作出本书。
时代脉搏一一刻画在了广告故纸上,每段故事都是历史的注脚,每页故纸都是昨天的日记。不同于一般的老广告研究,
作者的研究既关注老广告的画面美,又重视它所承载的商业文明的历史价值,能够使读者对老广告所折射的中国文化和东方传统心存敬意。
本书是2022年度“天津地方史研究丛书”系列成果之一。为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出版资助项目,近日已由我社出版发行。
-------------------------------------------------------
《故纸上的天津往事》内容简介
摘自: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公号,2022-12-29
全书包含行业翘楚、洋行话旧、闲情时尚、民生民俗、昨日人文、朝花夕拾六个部分,以不同寻常的视角,通过解读个人藏品故纸等,将老天津的“新鲜故事”娓娓道来,展现了天津的历史与文化。书中的绝大多数内容是一手藏品、资料,经作者研究梳理得来,契合市场与当今文化阅读的需求。本书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基本能够达到老中青读者群全覆盖,可读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
《故纸上的天津往事》序
王小柔/文,2022年6月16日
提及收藏,总会让人联想到“拾漏”“传承”以及某些岁月的变迁和兴衰。物品的价值来自时间的叠加。所以,收藏的人是有心人,他让散去的日子重新聚拢,把积淀的文化因素擦拭出光泽。这个人是由国庆。
搞收藏,搞来搞去搞成“储蓄”的大有人在。东西越积越多,而且越来越精,或藏之高阁秘而不宣,或津津乐道逢人炫耀,许多收藏家走的就是这样一条“仓储”之路。
而著名学者由国庆的收藏,不仅“积物”,更留心于“积学”,几年来他出版了多部民俗文化、传统广告文化方面的专著,比如《再见老广告》《津沽旧世相》《中国糕点话旧》《老广告里的岁月往事》《与古人一起读广告》《天津卫美食》《民国广告与民国名人》等,这足以见其在研究上的用功。收藏需要精神与文化的双重依托,其价值才会挣脱“行情”的世俗理念,体现出另外的价值。在老广告的收藏上,由国庆像是掘金者,在真赝混淆的泥阵中跋涉,在浩如烟海的故纸中披沙沥金。
先说故纸里的时尚与韵味。
时间是个好东西。无论多不显眼、不值钱的东西,只要搁够年头,都成了稀罕物。难得的是,有心人的“法眼”能让它们穿越时空,敢发出迷人的光彩。收拾起那些散落在许许多多老物件上的细碎的时光,历史脉络逐渐清晰,我们便能沿着线索走回光阴里。
在收藏领城,人们各有各的喜好,东西攒多了就自成一派。说尽了老广告故事的由国庆是个细心的汉子,点心笺、月份牌画、小画片、老商标画等凡是跟广告沾边的,他都收藏,淘换这些东西可费了他不少心思。不过,老广告对于他不是一种投资,由国庆收藏它们是为了研究,而那些花里胡哨的纸张就成为他的学术依据。
在他的书中,如果你忽略所有文字,只看他收藏的老广告画,整体感觉是,以前的广告怎么这么“雷人”呢?比如让一位风情万种的穿着旗袍的女性依偎在一只大老虎旁边,跟两口子似的待在一个大地球仪上,女的膝盖下是“亚细亚”,老虎爪子下按着“欧罗巴”,背后是蓝天白云。你能猜出这是在宣传什么吗?我不看旁边的注解是完全猜不出来的。
由国庆的书不仅好看,还让人长学问。因为每一张广告的背后,由国庆都在掰开揉碎地给你讲那个年月的故事,甚至是传说。文字与老广告真是相得益彰。在你看完那些很有视觉冲击力的老广告以后,好奇心会驱使着你必须读一读文字。
毋庸置疑,20世纪前50年的商业宣传中最吸引人的、数量最多的是美女题材的广告。在由国庆的藏品中,在他的笔下,广告之于时代,之于女人,水乳交融。举凡烟草、纺织服装、医药、日化产品,甚至是肥田粉,皆为“美目盼兮风韵浓”或“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情调。无论商品是否与女子有关,她们定会一拥而上,让你的目光无法逃离。这就是广告的目的。
最先,广告上的清末女子宽衣大袖,柔弱温婉;可“西风东渐”的20世纪20年代以来,画中人俨然在一夜间都有了大变化,清纯靓丽的少,丰腴娇艳的多。而城市生活背景下40年代的女性更加成熟,她们或弹琴茶话,或相夫教子。尽管有些老广告已涂上了岁月的旧色,美女的肌肤也有些黯然,但她们自信的表现,与今天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面对洋口红、波浪发、高跟鞋,以及高高开衩的花旗袍或无法再短的迷你裙,人们不禁感叹,好一个花样年华!
读罢老广告,你会知道“眼球经济”并非今天的发明。那个年代没有网络,没有电视,也没有太多可欣赏美女的地方,“脂粉”广告最通俗、最直接、最快捷地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求,激发着商品经济的活力。由国庆的著作《老广告里的香艳格调》便是一幅往昔的市井风情画,从中能看出作者下了多少功夫,从如此浩瀚繁杂的老广告里打捞往事不是件容易的事。
再谈民俗文化细枝末节的积攒。
由国庆说,时代脉搏都一一刻画在了广告故纸上,每段故事都是历史的注脚,每页故纸都是昨天的日记。不同于一般的老广告研究,由国庆的研究既关注老广告的画面美,又重视它所承载的商业文明的历史价值,通过老广告,使读者对其所折射的中国文化和东方传统心存敬意。
春去秋来,由国庆一直在中国广告文化史,特别是与之相关的近代人文故事中“游赏”,没有停歇。与此同时,他广泛搜罗故纸,深入解读,注重收藏与文史、民俗的有效结合,撰写了大量文稿,还在2006年创立了“故纸温暖”文化传播品牌。
中国近代百年波澜壮阔,风云际会,老广告好像涓涓细流,悄无声息地渗透在历史的航程中,老广告、老商标画面所表现出的东西,几乎涉及社会生活与发展的各个层面,可谓包罗万象。
外来文化对中国近代生活的影响显而易见,也更多地交织在城市女性的身上,因为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广告中,她们常常都是决定消费的核心因素。
虽然光艳的画面让人过目难忘,但顾客大多只有在边角处才可找到关于商品的话语。由国庆比较喜欢“阴丹士林”系列广告。比如,“阴丹士林”与东方淑媛的个案在很多人心目中已经不仅仅是某种染料、布料的推销,而成为某种生话的象征。当时的社会环境使前辈商人和设计家变得内敛,他们正是在这润物无声之中达到目的的,与时下广告的信誓旦旦、一目了然大相径庭。
风起之时,万木有声。有人逆风而行,留下孤独倔强的身影,有人长风破浪,直挂云帆。由国庆始终研究着他的“杂项”,记录着时光里的尘影与身影,云影与帆影。每一本书,都是他自己的光荣与梦想。
由国庆不仅创办了故纸温暖工作室,还连年发起“书传善缘,播种温暖”公益捐赠活动,且重点关照偏远地区,得到许多地方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的积极响应,让四面八方的读者都能感受到来自天津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