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娘娘琐话:一段民俗往事(存档友声珍言142)

(2022-09-12 10:17:34)
标签:

故纸温暖

生活

往事

由国庆

分类: 美序佳评
老娘娘琐话:一段民俗往事(存档友声珍言142)
朱晓剑,2022-09-09

收到天津由国庆兄的新著《老娘娘琐话》有一段时间了。一直东忙西忙,没有好好阅读这本书。所以,也没有写下相应的文字。这几天,原则居家,有了更多的时间看书写字,这才读完这本书。
王焱在《每个天津人心中都有一位老娘娘》的序言里说:
天后圣母,南方叫妈祖,天津称作老娘娘,早在永乐二年(1404)天津设卫筑城前天后宫便屹立在海河西岸多年,人们到宫里祈福、求子,一代代天津人生息繁衍,老娘娘成了这座城市的守护神,见证着六百载天津岁月沧桑。
由此可见,数百年来关于老娘娘的历史文化,可谓数不胜数。在这本《老娘娘琐话》中,国庆兄将其分为两个类别来讲述,一是信俗往事,共有50篇文章组成,讲述的是往事,这其中也包括了对历史沿革的追溯,以及对人物故事的探寻;二是捡娃娃,由28篇作品构成。谈的同样是往事,却是多与祈福求子相关。
当然,用一本书来讲解天后宫的六百年历史,是不大容易的。国庆兄选择民俗的视角,就让我们看到了这里的人文风情是有着怎样的演变,这是独特的文化记忆,也是与天津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国庆兄研究天津民俗多年,自然对老娘娘相关的民俗探索是驾轻就熟。不只是如此,他还能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许多考民俗一一讲来,文章里的每个小节均短小精悍,别有味道。因此读这本书是轻松愉悦的。像我这样喜好了解各地风俗的人来看,这本书正是了解天津的天后宫的最佳读物。这也是国庆兄研究天津民俗的最新成果。
多年前,在天津游逛时也有去天后宫,当时也没觉得有多少故事(如果带着《老娘娘琐话》相信会有不同的感受)。
成都民俗文化近年来也有不少挖掘、整理,像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寺观庙宇也有“史话”类读物出版,遗憾的是,这些作品流传的不够广。像青羊宫、大慈寺、文殊院、昭觉寺、宝光寺等等,也还有从民俗挖掘、整理的必要。
读这本书时,我就在想,是不是以这样通俗的方式让人了解成都的地方文化呢?这也是一种思路吧。前几年,作家杨不易、林赶秋和我曾以成都博物馆的文物为主题,写了三本关于成都博物的书,市场反响也还不错,不少社区书屋、农村书屋都可以看到。但与这本《老娘娘琐话》相比,在通俗易懂方面也还有空间。
这,无疑也是当下文化普及的一种方式。将专业的历史文化知识,以通俗的方式介绍给大众,这样才有可能让读者对我们的历史文化多一份热爱。
读《老娘娘琐话》,让我想起的不只是这些,也还包括了地方文化的自信、传承等一系列的话题。说到底,一座城市的文化,需要多种方式才能更好的传承。比如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也就发现文化的不同魅力与价值。这也是地方文化的文化自信、历史自信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