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天津调料里的年味儿

(2014-01-25 09:48:48)
标签:

文化交流

美食

分类: 津沽滋味

老天津调料里的年味儿
今晚报,天津卫版,2014-01-23,由国庆 杜琨 祁亚菲

 

老天津调料里的年味儿

 

 

今天是小年,过了今天就正式拉开了忙年的大幕。几十年以前的这时节人们已经陆续开始蒸面熬鱼炖肉了,家家户户飘出来的香味弥漫街巷,孩子们闻到这个味道,就知道马上就要过年了。熬鱼炖肉的香味是年味儿,油盐酱醋这些调味料其实也是年味儿。

独流并非一枝独秀  名醋本是百花齐放
既然今天是小年,小年习俗吃饺子,所以咱先从醋说起。说到咱天津卫的醋,那可谓是醋中精英、醋界翘楚了。众所周知,静海的独流老醋是中国三大传统名醋之一,更是清代康熙年间御用的贡品。独流老醋不像山西老醋的酸度那么高,反而是酸中有甜,口味绵软,除腻增香,远销海内外。
独流老醋现在咱们都能买到,所以就不详说了,咱主要说说现在市面已经买不到的。几十年前的天津,除了静海产的独流老醋,市内六个区里好几个区也都产醋。比如河西区的调料三厂,以宴醋闻名。特别是南开区的调料五厂生产的浙醋、老头醋,在国内食品博览会、国家商业部的评选中屡屡获奖,远销日本、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记者通过多方联系,采访到了今年65岁的原市调料五厂的老员工常万芳女士,她曾是调料五厂化验室的化验员,工作的35年中每天都在和调料打交道。常女士说,当时她所在的调料五厂酿醋都选用优质的高粱、麸皮、江米作为原料。这些原料磨碎发酵后要加入白糖和糖色,发酵、过滤后更要经过严格的检验,氨基酸、甜度、酸度等都要达到标准,才能灌装出售。一年里最火爆的买醋日子就数腊八了。几十年前,泡腊八醋还是一个很重要的习俗,每年腊八前的两三个月,调料厂就已经开始为这一天做准备。一斤半的小醋瓶子,一箱装二十瓶,快到腊八的时候每天能卖出一千多箱,更有市民端着盆、提着壶来购买零醋,场面那叫一个火爆。
最后常女士提到,曾有一位久居美国的天津朋友回国时对她说,在国外的超市中,除非是华人开的,否则很难买到国内的调味料。不过有一次他在货架上惊喜地发现了天津出口的浙醋,赶紧买了几瓶回家,和家人一起品尝故乡调料的味道,后来他在其他一些超市也见过天津产的浙醋。

四斤大瓶成回忆天津酱油出名早
稍早时候天津人习惯把酱油叫做“青酱”,上好的酱油讲究酱汁浓深味美,颜色的深浅代表着品质。早年间的酱园、酱坊遍布街巷,当然也有挑着桶走街串巷卖酱油的小商贩,他们大多是近郊的农民,不停地吆喝着:“深青酱嘞。”那会儿物质条件不比现在,不太富裕的家庭吃饭有点咸味儿就行,所以流行青酱泡米饭、开水冲酱油汤泡馃子等等吃法,别看吃的简单,照样吃得美滋滋的。
说起天津酱油历史中最有名的品牌,应该就要数宏钟牌(后更名为红钟牌)了,它标志性的大玻璃瓶子俨然成了那个时代酱油的标志,一瓶足足能装四斤酱油。直到现在不少家庭里有的老人还留着这个大瓶子舍不得扔,用他们的话说“这大瓶子多好用啊,装点嘛不行啊”,仍然是他们的心头宝。
宏钟酱油这个品牌是民国时期创立的,创建人是刚从日本留学归国的青年李惠南。他选用最好的东北大豆和优良的秋麦做原料,采用优良的曲菌低温发酵,各种营养成分无损。李惠南创造的独特的固稀发酵技术,是中国传统发酵方法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完美结合。俗话说“好酒不怕巷子深”,这种酱油的整个生产过程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出成品。当时宏钟牌超等酱油每斤二角,而芝麻香油才卖一角六,可见售价很高,但全市的大饭庄、大宅门都要用,成为上流社会的享用品。而宏钟牌的普通酱油虽然每斤只卖六分,却大量积压。
压货这么多怎么办呢?1933年东马路举办了一场“国货展销会”, 李惠南订做了十万个容量四斤、有宏钟标志的酱油瓶子,在展销会上推出宏钟酱油大瓶装,每瓶售价二角五。天津的老百姓精明着呢,掐指一算平时买四斤酱油要二角四,它卖二角五,相当于这么好的大瓶子才一分钱,跟白送没嘛区别,所以都踊跃购买。一个月内十万瓶酱油就卖光了,从此这个四斤大酱油瓶逐渐成为普通市民家庭必备的厨房用品。
上世纪三十年代,宏钟酱油最鼎盛的时候,不仅出口到了东南亚,甚至还远销到了英、法、美、澳大利亚等国。五十年代公私合营后,被合并到光荣酱油厂。国内销售用“光荣”商标,出口产品用“红钟”商标,六七十年代还被指定为“外国使馆专供产品”和“国家出口酱油”,酱油味儿越飘越远。

熬鱼炒菜炸酱面风味面酱少不了
天津过去的面酱都是酱园自己制作的,方法是白面加水和成面团,不经发酵,上屉蒸成“死面”馒头,晾干后掰碎放进大缸里加水泡软。在夏季伏天经过日晒升温,耗时一两个月,自然发酵成面酱,秋季以后就可以销售了。最好的叫“陈年老酱”,要经过三年以上存放,表面漂浮着一层黑色的油稠,用勺子舀起来能拉成细丝,颜色红中透黄,闻起来含有蔗糖的甜味和香油的香味,富含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天津老字号有东全居、东露居、东茂居、玉川居、天昌酱园、孟家酱园等。
常万芳女士介绍,她工作的市调料五厂不仅生产醋,还生产面酱,所以对面酱的生产过程也很熟悉。厂里每天都要把一百至一百二十袋的白面用和面机和好,再上锅蒸、用水加热。她还曾替公司去北京的中国科学院购买培养菌,回到厂里后自己做菌繁殖,再按比例把菌放进面里发酵,一个月面酱才能做好。如此精工细作出来的面酱味道香甜,口感细滑,销路一直很好。
天津人爱吃甜口儿的面酱,比如北京人做炸酱面通常用黄酱,可咱天津的炸酱面用的就是甜面酱。上好的甜面酱做的炸酱,色泽红润,还不糊锅。除了做炸酱面,天津人做凉拌菜、熬鱼,就连吃烤鸭蘸的都是甜面酱。
说到这熬鱼,上世纪六十年代副食店里曾卖过一种特制的调味料叫鱼作料。它是种混合的作料。以前家庭都不太富裕,家里如果人少的话,不会买太多调味料。一来能省点钱,二来人少吃得慢怕放不住。但熬鱼的时候,几样调味料还都不能少,少一样都不是味儿,所以就让小孩儿去买份鱼作料。孩子们都捧着小碟小碗,到了副食店花二分钱,服务员就会往碟子里抹点面酱,再倒点醋和酱油,一份鱼作料就成了。
正是在这些独具天津特色的调味料辅佐下,罾蹦鲤鱼等这些津菜的代表才能摆上全国的宴席。虽然如今浙醋、宏钟这些老品牌都已经消失了,但留存在人们心中的那份回忆还在,童年时街巷飘散的肉香和面香,这就是过年的味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