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Leviathan笔记--第六章 论自觉运动的内在开端

(2011-01-28 07:22:07)
标签:

政治学

利维坦

杂谈

既不欲求又不憎恨谓之轻视;轻视就是心在抵抗某些事物的作用中的无动或不驯从状态;产生这种状态的原因是心已经由于其他更有力的事物而他移,或是由于对被轻视的事物缺乏经验。

 

由于人体的结构经常不断地在变化中,所以同一类事物便不可能全都在同一个人身上永远引起同一类欲望和嫌恶;

而所有的人对任何一个单一对象都具有相同的欲望就更不可能了。

 

任何人的欲望的对象就他本人说来,他都称为善,而憎恶或嫌恶的对象则称为恶;轻视的对象则称为无价值和无足轻重。因为善、恶和可轻视状况等语词的用法从来就是和使用者相关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单纯地、绝对地是这样。也不可能从对象本身的本质之中得出任何善恶的共同准则,这种准则,在没有国家的地方,只能从各人自己身上得出,有国家存在的地方,则是从代表国家的人身上得出的;也可能是从争议双方同意选定,并以其裁决作为有关事物的准则的仲裁人身上得出的。

所以善便有三种,一种是预期希望方面的善,谓之美;一种是效果方面的善,就象所欲求的目的那样,谓之令人高兴;还有一种是手段方面的善,谓之有效、有利。恶也有三种,一种是预期希望方面的恶,谓之丑;一种是效果和目的方面的恶,谓之麻烦令人不快或讨厌;一种是手段方面的恶,谓之无益、无利或有害。

当人们具有能达成的看法时,欲望就称为希望。


同样,不具有这种看法时就称为失望。


当人们具有对象将造成伤害的看法时,嫌恶就称为畏惧。


同样具有通过抵抗免除伤害的希望时就称为勇气。


突然上来的勇气称为愤怒。


常存的希望称为自信。


常存的失望就是不自信。

当我们看到他人遭受巨大伤害,并认为是强暴行为所造成的,因而产生的愤怒就称为义愤。


希望他人好的欲望称为仁慈、善意或慈爱;这种欲望如果是对人类普遍存在的,便称为善良的天性。


对财富的欲望称为贪婪。这一名词永远用于贬责的意义,因为竞求财富的人,在别人取得财富时,是不痛快的。

 

虽然这种欲望本身究竟应当加以谴责,还是可以容许,要看追求财富的方法而定。


地位或优先权的欲望就是野心。这一名词也由于上述理由而用于坏的意义。


对达成目的无大助益的事物的欲望,以及对妨害不大的事物的畏惧,都称为怯懦。


对小助益和小妨害的轻视就称为豪迈。


在死亡或受伤的危机下所表现的豪迈就称勇敢或刚毅。


在财富的使用上所表现的豪迈就称为大方。


在同样卑微情况下表现出来的怯懦,根据是否被人喜欢,而称为可怜;或寒酸。

为了交往相处而对人产生的爱称为亲切。


单纯为了愉悦感官而产生的对人的爱称为自然的情欲。


回味、构想过去的愉快而对人产生的爱称为咏味。

 

专爱一人而又想专其爱的爱情谓之爱的激情。


同样,爱具有施爱而不见答的畏惧心理时,谓之嫉妒。


施害他人,使之谴责自己所作的某种事情的欲望谓之报复。


想要知道为什么及怎么样的欲望谓之好奇心。这种欲望只有人才有,所以人之有别于其他动物还不止是由于他有理性,而且还由于他有这种独特的激情。其他动物身上,对食物的欲望以及其他感觉的愉快占支配地位,使之不注意探知原因。这是一种心灵的欲念,由于对不断和不知疲倦地增加知识坚持不懈地感到快乐,所以便超过了短暂而强烈的肉体愉快。


头脑中假想出的,或根据公开认可的传说构想出的对于不可见的力量的畏惧谓之宗教。
所根据的如果不是公开认可的传说,便是迷信。
当所想象的力量真正如我们所想象的一样时,便是真正的宗教。

 

不理解原因或状况的畏惧谓之恐慌。据传说这种畏惧是由牧神盘制造出来的,所以便有这一名称。其实,最初发生这种畏惧的人,对于原因总是有一些理解的,只是其余的人一个个都认为旁人知道为什么,于是跟着别人一哄而散罢了。因此,这种激情只存在于一群乌合之众或一大群人中。

 

因对新奇事物的理解而产生的快乐,称为欣羡,这只有人类才有。因为它激起探知原因的欲望。
因构想自己的权势与能力而产生的快乐就是所谓自荣的欣喜心情。这种心情所根据
的,如果是自己以往行为的经验,便与自信相同。但如果仅是根据他人的谀词,或仅是
自己假想一套以自得其乐,便是虚荣。这一名称起得很恰当,因为有根据的自信可以产
生努力,而自认为有权力则不能,于是称为“虚”就很正确了。
    自认为缺乏权力而产生的悲伤谓之沮丧。
    假想或自以为具有明明知道在自己身上不存在的能力的虚荣心理是青年人最容易产
生的,而且受到英雄人物的历史和故事的助长,这种心理往往会由于年龄和工作而得到
纠正。
    骤发的自荣是造成笑这种面相的激情,这种现象要不是由于使自己感到高兴的某种
本身骤发的动作造成的,便是由于知道别人有什么缺陷,相比之下自己骤然给自己喝彩
而造成的。最容易产生这种情形的人,是知道自己能力最小的人。
    这种人不得不找别人的缺陷以便自我宠爱。因此,多笑别人的缺陷,便是怯懦的征
象。因为伟大的人物的本分之一,就是帮助别人,使之免于耻笑,并且只把自己和最贤
能的人去相比较。
    相反地,骤发的沮丧则是引起哭的激情。这是由于骤然失去一心希望的东西或力量
的后盾等意外情形所造成的,主要依靠外界帮助的人,如妇女或儿童等最容易发生这种
情形。

发现能力上的某种缺陷而悲伤谓之羞愧,也就是表现为赧颜的激情。这种情绪在于
理解到有某种不体面的事情存在。在青年人身上,这便是喜爱名誉的征象,是值得称道
的。
    在老年人身上也是同样的征象,但由于来得太晚,所以便不值得称道了。
    蔑视名誉谓之厚颜。为他人的苦难而悲伤谓之怜悯,这是想像类似的苦难可能降临
在自己身上而引起的,因之便也称为共感,用现代的话来说便是同情。这样说来,对于
巨恶元凶所遭受的灾祸,最贤良的人对它最少怜悯。同样,那些认为自己最少可能遭受
这种灾难的人,对之也最少怜悯。
    轻视他人的灾难或无动于衷,人们称之为残忍,这是由于自己的幸福有保障而产生
的。因为任何人对别人的大灾难感到幸灾乐祸,而又不是出于自身其他目的的人,我认
为是不可能的。
    由于竞争者在财富、名誉或其他好事方面取得成功而感到忧愁,同时又奋力自强以
图与对方相匹敌或超过对方,就谓之竞赛;但如果同时力图排挤和妨碍对方,则谓之嫉
妒。
    一个人心中对某一事物的欲望、嫌恶、希望与畏惧如果交替出现,做或不做这桩事
情的各种好坏结果在思想中接连出现,以致有时想望这一事物、有时嫌恶这一事物;有
时希望能做,有时又感到失望或害怕尝试;那么一直到这一事物完成或被认为不可能时
为止这一过程中的一切欲望、嫌恶、希望和畏惧的总和,便是我们所谓的斟酌。


    这样说来,对过去的事物便无所谓斟酌,因它显然已经无法更动了。明知不可能的
事情,或被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也不会有斟酌,因为人们知道或认为这种斟酌是没有用的。
但有些不可能的事情被我们认为有可能时,由于不知道这样作没有用处,倒可能斟酌。
它之所以被称为斟酌,是因为它使我们不再有自由根据自己的欲望或嫌恶来做或不做某
一事物。

 一个人对于时常想望的事物能不断取得成功,也就是不断处于繁荣昌盛状态时,就
是人们所谓的福祉,我所说的是指今生之福。因为心灵永恒的宁静在今世是不存在的。
原因是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运动,不可能没有欲望,也不可能没有畏惧,正如同不可能没
有感觉一样。至于上帝赐与虔诚信神的人的福,据说一个人只要一理解立刻就已经在享
受了。这种快乐就象经院哲学家所谓的至福直观一词一样是无法理解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