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在现实社会交往中,有很多场合需要你进行自我介绍。但是我个人非常抵触这个事情。
这并不意味着我是一个自闭的人,而是因为现实中被大多数人所使用的自我介绍模版的设定存在问题。
一般而言,人们在入学联谊会、找工作面试、电影试镜等场合都需要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这其中的内容基本上包括:姓名、年龄、籍贯、毕业院校、专业、家庭成员状况等。这在一般人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妥,大家都这样去做也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我在这里要提出异议。姓名当然要告诉大家,这个毋庸置疑。但是年龄这个问题就没有必要了,当然,这个也不是什么太要紧的事情。关键在于之后的那几个选项。
籍贯是哪里完全等同于废话,提问这个问题的人在潜意识里是存有地域歧视倾向的,或者说是想借助地域出身来大致推断此人的品行和行为模式,例如大多数中国人习惯上先入为主去定义的“河南骗子”、“东北黑社会”、“上海小市民”等等。
毕业院校和专业在工作面试场景中还是有必要陈述的,但是在其他的环境中,这个问题与籍贯问题一样属于废话,只不过在这里,是通过职业特征来完成对人的大致定位,这同样是肤浅的判断。
最后再说家庭成员状况,似乎这一项在中国高考、研究生考试当中都需要填写,这似乎仍旧是旧体制时代的遗物,一个人能否享受高等教育只在于他自己的学术水平,这与他家里人是做什么的有何关系呢?更有甚者,在报考飞行员的人群中更是需要把自己所有的直系旁系亲属的资料填写清楚,这似乎就有点查祖宗八代的意味了。
如果说这些政府的规定是有法律依据的,我等必须遵守无法抵抗的话,那么对于那些学校、工作单位的此类询问,人们难道不能公然反对吗?
王千源的遭遇如果不是政府内部信息管理的疏忽的话,那么就一定是从那些需要透露家庭信息的场合泄露出来的,而所有这些都指向一个场所:学校。
如果说一个人在进行个人简介的时候刻意保留真实信息拒绝透露的话,一定会被其他人视为不友善、不亲民、自闭。在国外的一些语言学校,更有老师在课程中就需要学生互相之间介绍家庭情况并以此为依据互相为对方撰写自传。但是,我等需要搞清楚这样一个状况:你有权在非法律要求的状况下拒绝透露任何涉及个人信息的问题。
即便这样去做,也并不意味着你要拒绝去做个人简介,毕竟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不能总一个人封闭起来活着。这样一来,那究竟该如何去做个人简介而不至于信息泄露呢?
你完全可以这样来嘛:
大家好,我的名字是XXX,我最感兴趣的东西是XXXXXX,我最讨厌的东西是XXXXXX,希望今后可以与大家在我感兴趣的方面多加探讨。而对于那些我极其厌恶的东西,我尊重大家去喜欢它们的权利。但是与此同时,请注意,不要侵犯我讨厌那些东西的权利。
这样做就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让其他人了解如何与你打交道,更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个人信息的泄露。社会交往就是一个党同伐异的过程。大家更关心可以与哪些人谈什么问题,而不是那些陈词滥调的档案资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