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还有多少个“中信泰富”和“中国双铁”我们需要回避

(2008-10-25 12:30:10)
标签:

财富人生

行情追踪

证券/理财

证券市场

财经

炒股

股票

盘面

大盘

分类: 书法

   

 

     还有多少个“中信泰富”

        和“中国双铁”我们需要回避 

 

 

 

 

上周市场,香港中信泰富面对澳大利亚铁矿石项目进行的杠杆式买卖合约导致亏损高达150亿港元,涉及到中信泰富的相关人、相关资产一片哗然、一阵混乱。

本周市场,基金抱团的明星股中国双铁因涉及澳元门事件双双跌停,中铁的H股价更是巨跌20%。

 

中信泰富和中国双铁市场形象和公司基本面都很优秀,但突然而来的风险却实实在在,不能不说是世界性金融危机下的风险无处不在,空军防不胜防啊。

 

中信和双铁的事实要求我们必须思考这样的问题:

全球金融危机对A股市场影响到底有多大?

中信和双铁是个别现象吗?

还有多少个“中信泰富”和“中国双铁”没有现形?

 

我的观点是:这次风暴中影响力度不同步但不是一片绿洲;中信和双铁也不是个别现象;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中国才刚刚开始暴露。

 

全球金融危机对A股市场突出的影响在于这样几方面:

一是各大银行和保险公司为代表的大金融企业。

这类公司一般都有国外股权债券或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影响最直接,应该回避。

前期中国平安、招商银行已经进行了通告;

工行3季报披露持美国债券雷曼两房资产达42亿美元;

建行3季报披露持美国债券雷曼两房资产超22亿美元;

接下来的其他板块品种情况如何我们不知但要警惕。

 

二是海外有较多融资、资产和结算款项的企业。

这类公司的风险直接跟随国际金融危机,也应该回避。

据统计,目前A股上市公司有12家直接涉及澳洲投资:

中石油投资购买液化天然气的450亿澳元;

中国中铁172.38亿人民币的澳元存款;

中国铁建15.38亿元人民币的澳元存款;

中海油服3.48亿美元收购的澳产业资产;

中国铝业增持的力拓股份11%股权,中国铝业总投资约30亿澳元的氧化铝厂;

鞍钢股份投资9亿澳元持有的50%“卡拉拉矿业公司”股份;

华菱管线持有的价值约1.7亿元人民币澳金西资源11.39%股份;

中石化花38亿人民币购买的澳油田60%权益;

宝钢股份子公司和澳FMG集团联合开发潜在储量为10亿吨的西澳磁铁矿;

云南铜业持有的价值230万澳元中国云铜澳大利亚有限公司26.7%股权;

西部矿业出资认购的澳公司价值34804.99万元人民币10%增发股份;

兖州煤业持有价值3200万澳元的澳煤矿。

 

三是涉及期货企业。

这类企业的损失不是很直接,预期也不是很明确,但风险随时相伴,也应该回避。

一是大宗商品生产企业,如江西铜业、深南电华联控股、上实实业。

二是主业和期货市场紧密挂钩企业。据悉,多家航空公司以及能源电力公司都在通过从国际大投行手中购买与原油价格挂钩的结构性产品的办法进行保值,从而回避国企直接参与境外期货的法律限制。

 

四是出口型企业。

这类企业以服装、外贸加工、玩具、纺织和部分电器为代表,其风险一是来自汇兑方面;二是来自业务萎缩方面。其景气的恢复需要较长一个时期,其负面的影响将在4季度才能充分显现,应该回避。

 

五是海外上市企业。

这类企业一是募集的资金充裕或多或少进行了海外投资;二是直接和海外资本市场联动,而又直接影响着A股是股价。因此也要规避。

 

六是原来行业景气企业。

这类企业最应该防止如下几种行业:

一是原来国际产品价格暴增企业。如与原油相关企业。

二是产品价格回归企业。如黄金、Vn、甘草瞵等相关企业。

三是需求减少影响的企业。如钢材和房地产配套相关企业。

 

美国危机引起的世界危机仍在进行时,其风暴先刮美国,后刮欧洲,现正刮亚洲。中国受其影响也在逐步显现。在整个问题没有充分暴露之时,其杀伤力就无时不在,我们也就应该通过关注、分析和研究来对手中有的品种进行取舍,对未来投资进行方向判断。切不可听之由之,也不可人云亦云,更不可跟着感觉走的唱着糊涂的爱。

 

相关博文:

成交量玄机

熊市中这个板块已经跑出三头牛

下周看点和猜想

国家已经给股市指明了方向

跌破1800点也不轻易出手

1802政策底不会是市场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