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记选读中重要实词及文化常识总结》

(2020-01-13 21:06:00)
分类: 教学资料
《史记选读中重要实词及文化常识总结》
 一、课前预习
《史记》相关文化常识
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目的,他在《报任少卿书》中说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前四史”是指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和陈寿的《三国志》,它们是我国正史的名著。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则是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
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这四部著作的总称。
五经:指儒家的五种经典,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易》:周易的简称,内容包括“经”和“传”两部分
六艺: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战国四公子,齐孟尝君田文、楚春申君黄歇、赵平原君赵胜和魏信陵君无忌。
合纵:战国时期六国反秦的联盟
连横:战国时期秦国与某些国家联合以抗衡别国的联盟。(张仪)
刀笔吏:主办文案的官吏
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
古代祭祀用的牲畜叫牺牲
血食:享受祭祀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秦穆公(字任好)和楚庄王
三代:夏 商 周
三晋:韩 魏 赵
秦汉以前以右为上。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注释中的一种说法)三皇:天皇 地皇 泰皇  五帝之前的三个帝王
古代乐律为五声”:宫、商、角、徵、羽(变徵  变宫)
二、课堂讲解
《 
史记》选读重要实词汇总
《太史公自序》 
司马氏世典周史             (     
小子何敢让焉               (     
诸侯害之,大夫壅之       (    )(    )  
 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     
余述历黄帝以来至太初而讫        (     ) 
 

《鲁周公世家》
 
旦为子孝,笃仁             (       
武王有疾,不豫             (       
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 (       
及成王用事 (           
人或谮周公 (           
其民皆可诛 (           
 

《高祖本纪》
 
常有大度(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乃绐为谒曰(       
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 
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     
偶语者弃市(     )(     
诽谤者族            (     
沛公从百余骑(       
无内诸侯军(       
乃详尊怀王为义帝(         
王独居南郑,是迁也       (       
乃并复丰,比沛  (免除赋税徭役)(       
 

《孔子世家》
 
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 (       
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       
 
  
《管仲列传》
 
通货积财(         
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       
 

《屈原列传》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    )(    )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             

《项羽本纪》
 
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     
田父绐曰“左”         (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   )(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         
 

《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滑稽列传》

 
好为淫乐(     
恶能饮一石哉!(   
妇言慎无为(     
居无何(     
 

《刺客列传》
 
奈何以见陵之怨(     
愿大王少假借之(     
下与抗礼(         
不欺其志(         ) 

《魏公子列传》
 
侯生摄敝衣冠              (      )(       
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     )(       
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     
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            (     
而公子亲数存之                (     
矫魏王令代晋鄙                (     ) 

《淮阴侯列传》
 
于是信孰视之(     
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     
辟左右与之步于庭(     
弟举兵,吾从此助公(     
英俊乌及(     
信由此日夜怨望   (     
 

近些年来江苏高考与《史记选读》直接相关渊源举例:

(1)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且问乱故。(2006)
     沛公从百余骑(使----跟从)
(2)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2007)
     等死,死国可乎?
(3)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2009)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悬赏征求)
(4)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2011)
     好为淫乐(过度)
(5)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2017)
而公子亲数存之(问候)
(6)诗歌鉴赏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此处化用杜诗。
本词上阙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5分) 
                                                                                            
                                                                                            

三、课后练习
1.下面《史记》中司马迁人物评论的对象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项羽
B.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李广
C.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蔺相如
D.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孔子
2.下面对《史记》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使用了大量的文学手段,尤其在叙事艺术、人物形象塑造艺术和语言艺术三方面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史记》为中国文学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
B.《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构成。《史记》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写作的目标。
C.在《史记》中,帝王、诸侯、农民领袖、卿相、将帅、后妃、宦官、文学家、思想家、刺客、游侠、商人、戏子、医师、男宠、卜者,各各显示出人类生活的不同侧面,又共同组成色彩斑斓而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D.衡量历史人物的地位,司马迁所依据的是他们的实际成就,而不是获得何种名位。 《项羽本纪》《陈涉世家》就是典型的例子。
3.《史记》选读名句填空
(1)一沐三捉发,              。《鲁周公世家》
(2)大风起兮云飞扬,                      ,                         
(3)其身正,           ,其身不正,               
(4)桃李不言,             
(5)不愤不启,              ,             ,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6)高山仰止,             
(7)上联:        ,      ,           ,                   
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8)此鸟不飞则已,           ;不鸣则已,             
(9)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0)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子罕》)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史记》的体例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个部分,其中,本纪主要记帝王朝政兴衰;世家主要记载人物事迹;列传主要记叙开国承家的诸侯。
B.《史记》在综合先秦各体史书的基础上,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书中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4年三千多年的历史,贯穿着史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求索精神。
C.“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这句话后来成为一个成语“捉发吐哺”,用以形容延揽人才而操心忙碌的样子。
D.姓氏渊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文中说“周公卒,子伯禽固已前受封,是为鲁公”,那么,其后人便为鲁姓,这就是姓氏的一种来源方式。
(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左:文中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即江东。
B.三代:文中指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古人参加科举考试须如实填报三代履历。
C.菽水:豆和水,指粗茶淡饭。多形容清贫者对长辈的供养,如成语“菽水承欢”。
D.趋庭:《论语》中有孔鲤“趋而过庭”的记载,后世将子承父教称为“趋庭”。
参考答案:
   1.C(是管仲)  2.B(《史记》为纪传体通史)
3.(1)一饭三吐哺 (2)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3)不令而行;虽令不从
(4)下自成蹊(5)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6)景行行止(7)有志者事竟成,破斧成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8)一鸣惊人。 一飞冲天 (9)风萧萧兮易水寒(10)匹夫不可夺志也 
4.A“世家”是世袭家族以及孔子、陈胜等历代祭祀不绝的人物的传记;“列传”为本纪、世家以外各种人物的传记
(5)B

近些年来江苏高考与《史记选读》直接相关渊源举例答案:
(1)董槐带领几个随处来到起火的地方,并且问混乱的缘故。
(2)世世代代做农夫,父亲因为讲义气为朋友而死,儿子因为忠心为国君而死。
(3)紧急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儿女,跟踪觅迹来到沈通明家。
(4)陈希亮毁掉滥建的祠堂上百个,勒令巫师成为农民的有七十多家。
(5)他对那些老友旧交去世后家道衰落的,关心慰问超过生前,因为他的本性就是这样忠实厚道啊!
(6)【答案】第一问:灞陵受辱亭尉,射虎中石,功高难封侯。
第二问:通过对这些事迹的提炼铺陈, 营造了英雄晚景落魄的氛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