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论语】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

(2016-06-20 17:33:18)
标签:

云水随缘

论语

教育

时评

文化

分类: 读书摘要
【学论语】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

  【原文】19·4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译文】子夏说:“虽然都是些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但用它来达到远大目标就行不通了。”

【简析】小道,指小路,礼乐政教以外的学说。小道消息就是非正式渠道的消息。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哪一行,只要努力去做都可以做好,就是“可观者”了,但是,作为君子,不但应该是那个行业的状元,还有懂得其他的一些知识学问,否则的话就会拘泥于小节,不能成绩一番大的事业。

这里子夏秉承老师推行周朝礼乐制度的影响,说是不能走小道,作为君子,要要走大道,要走周礼,要为政德治。

    下面从孔子对樊迟说的这段话为子夏说的做个注解。《论语·子路》(13·4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大致意思是,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