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18·5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译文】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运怎么这么衰弱呢?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执政者危乎其危!”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他却赶快避开,孔子没能和他交谈。
【简析】孔子懂得不言之教的法宝,也是这方面的专家,如前面讲到的孺悲见孔子的故事(《论语·阳货》17·20),孔子用琴瑟儆示孺悲。孔子对于狂人也有自己的见解,“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论语·阳货》17·16)意思是古代的狂人有点放肆,可是今天的狂人有点放荡。接舆是楚国避世的一个狂人,其实是个隐士。孔子从鲁国出来在周游列国的路上,这个接舆故意从孔子身边唱着歌走过去。孔子知道接舆是在儆示自己的,想下车跟他交流一下,可是,接舆不理孔子,摆摆手离开走远了。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两句,是后世的名言,意思是过去的不能挽回弥补,未来的还是能赶得上的,要努力争取。后多用作鼓励之辞。接舆的话安和孔子的话,所以,孔子想和他谈谈,《论语·八佾》(3•21)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大致意思是,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从政治观点上看,接舆认为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但是你即使抓住未来去从政,那还是不可取的,因为“今之从政者殆而!”就是现在从政的人都是非常危险的了,你还“累累如丧家之犬”一样奔走各国干什么呢?对于孔子的评价,前面有个“晨门”也讲过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论语·宪问》(14·38)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大致意思是,子路夜里住在石门城,看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子那里来。”看门的人说:“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