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论语】既得之,患失之

(2016-05-09 17:10:51)
标签:

云水随缘

论语

教育

时评

文化

分类: 读书摘要
【学论语】既得之,患失之


 【原文】17·15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译文】孔子说:“这样的家伙,可以和一起事奉君主吗?他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又怕失去它。如果他担心失掉官职,那他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了。”

【简析】“患得患失”的成语出处就在这里。

得失之间既可以是名、利,也可以是权势、地位等等,只要是人需要的都有得失的存在。这里孔子对于人性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他说如果一个人如果担心失去自己拥有的东西是十分可怕的,他们是什么事情都干出来了,是不择手段的。这是历史的总结,他看到当时社会为了争夺权力,臣弑君,子弑父,上演了一出出鲜活的历史悲剧,据《史记·太史公自序》:“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有个故事说是后羿射箭是第一流的高手,一次,夏王请他去射箭,讲下条件,射中赏千金,不中罚千户。后羿没有射中,夏王问手下为什么,手下人说,平时后羿没有什么得失顾忌,所以,百发百中,这次有了赏罚就不那么能专心射箭了。

现实生活中,患得患失的事情很多的,如有的人平时说话很利索,但是到了答辩的时候就不能很好的发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