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论语】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2016-04-28 18:37:46)
标签:

云水随缘

论语

文化

时评

教育

分类: 读书摘要
【学论语】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原文】17·9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ěr)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译文】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近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简析】《论语·泰伯》(8·8)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大致意思是,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人的修养为什么从诗开始,因为是“诗无邪”,《论语·为政》   (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大致意思是, 孔子说:“《诗经》三百多篇,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思想没有邪念’”

孔子在这个地方又讲学问修养必须要读诗,诗比较方便表达各种情感和思想,可以齐家、为国,可以认识世界和各种事物。

南怀瑾先生说过:中国上古的文化,不像西方的文化把宗教放在那么重要的地位,中国上古文化注重于诗的文学境界,它有宗教的情感,也具有哲学的情操,上古的诗,就包括了现在所讲的整个文艺在内,所以孔子告诉学生们,修养方面,多注重一下文学的修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