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论语】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

标签:
云水随缘国学教育励志文化 |
分类: 读书摘要 |
【原文】14·13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译文】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卫国大夫公孙拔),说:“先生(指公叔文子)他这个人不说、不笑、不取钱财,是真的吗?”公明贾回答道:“这是告诉你话的那个人传话传错了。先生他到该说时才说,因此别人不厌恶他说话;快乐时才笑,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笑;合于礼要求的财利他才取,因此别人不厌恶他取”孔子说:“原来这样,难道真是这样吗?”
【简析】夫子,后世拿“夫子”为对孔子的尊称。孔子当时“夫子”两字,等于我们现在以“先生”称人,这里就是指公叔文子。
公叔文子这个人是卫国的一个有名的大夫,社会上很有声望,政治上很有影响力,大家都说他很好。主要是这个人很讲究,说笑都要符合要求,正是符合孔子礼的要求,“义然后取”更符合孔子的“见利思义”的要求。所以,孔子对这个人很感兴趣,就打听这个人怎么样。说话该说说,不该说就不说,正如墨子说癞蛤蟆天天晚上哇哇叫,没人听,叫有什么用,而更鸡到点哏哏哏的叫,那叫对时啊。该笑笑,不该笑不笑。有名的杨达才陷入“微笑门”就是一个不该笑的典型例子,说是2012年8月陕西延安境内的包茂高速公路上,一起交通事故造成36人遇难,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在事故现场笑了,这一笑惹恼了观众和家属,通过媒体搜索,杨达才成了“表哥”,因而被撤职,后被判刑14年。
但是,孔子最后又表示怀疑了,可能公叔文子有些地方做的不到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