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论语】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标签:
云水随缘文化教育历史论语 |
分类: 读书摘要 |
【原文】13·28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sī),怡怡(yí)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译文】子路问孔子道:“怎样才可以称为士呢?”孔子说:“互助督促勉励,相处和和气气,可以算是士了。朋友之间互相督促勉励,兄弟之间相处和和气气。”
【简析】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低层,此后,士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
在本篇的13·20子贡曾经问过同样的问题:“何如斯可谓之士矣?”为什么子路和子贡问同样的问题,孔子的答案不同呢,这是《论语》中的一贯做法,体现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本篇的13·20原文如下: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kēng)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shāo)之人,何足算也?”大致意思是: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很坚强的做下去,那是小人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数得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