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论语】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2015-03-11 17:23:32)
标签:

云水随缘

论语

文化

健康

分类: 读书摘要

 

    今天开始讲《子罕》篇,篇名仍是正文的前两个字。

  本篇共包括3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本篇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

 

 

    【原文】9·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译文】孔子很少谈利益天命和仁德。

【简析】罕是少的意思,如罕见就是少见。孔子对于利、命、仁主动谈的很少,因为这三样东西都是不好谈的,不能具体化,不能量化。这里说的是很少谈,不是不谈,据统计,整个《论语》中的实际情况是谈到“仁”字的109处,其中有105次作“仁德”讲,仁者爱人3次,其它1次。全书用“利”字仅10次,其中只有六次是指“利益”,4次作动词、形容词使用。“命”字,使用21次,加3次“天命”,总计24次,真正用为“天命、命运的只有13次,其余11次作寿命、生命、辞令、命令、使命等,与命运、天命无关。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源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这段话的大意是,司马迁说,我读孟子的书到梁惠王问孟子有什么可以有利于我的国家的时候,没有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唉!谈利确实是混乱的开始。孔夫子少谈利,是常常防止混乱根源的考虑。“一切都依照是否有利于个人来行事,就会造成别人对自己的怨恨”。

《史记外戚世家》曰:孔子罕称命,盖难言之矣。非通幽明之变,恶能识乎性命哉?《史记外戚世家》上说:孔子少谈命,大概是难以说的清楚。没有精通幽明变化的本事,怎么能说的清性命的根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