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云水随缘笔苑
云水随缘笔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671
  • 关注人气:10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论语】战战兢兢

(2015-01-29 17:37:27)
标签:

云水随缘

论语

文化

战战兢兢

分类: 读书摘要

   【原文】8·3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译文】曾子有病,把他的学生召集到身边来,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看看有没有损伤)!《诗经》上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从今以后,我知道可以免于身体受损伤了,年轻人啊。"

  【简析】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他引用的《诗经·小雅·小旻》上的三句话: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三个成语,都是小心谨慎的意思。

       这段话是一个临终的告别场景,也是曾子现身说法场景,曾子让他的学生看一看他的身体是毫发无损的,从今以后也不会再发生损害身体的事情了。之所以能做到毫发无损,是因为他自己平生做事比较谨慎。为什么他现在才知道免于身体受伤呢,也就是快要到人生的最后关头了,所以才敢说这样的话。

       为什么要学生看看他的体肤完整呢?一是这是孝道的要求。《孝经》(《孝经·开宗明义章》)孔子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是人的身躯四肢毛发皮肤,都是从父母那里接受来的,不敢使它们受到损伤,这是实行孝道的开始。二是,学生看过证明自己遵守了老师孔子的教导,实行了孝道。说远一点,孝道的最终归宿是什么,”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章》)意思是修养自身,践行道义,扬名后世,使父母受到尊贵,这是实行孝道的归宿。强调自身的修养,而不是要求别人也要这么做。

       如果是自己做了,就要别人也是这样做,那就不是圣人做的的事情了,那是政府做的事情。 

        再说个与曾子一样的一个故事,是孝子——乐正子春的故事,叫《乐正子伤足念亲》。乐正子春,春秋时期人,侍奉父母很有孝顺的名声,一日,因走路闪伤了脚,几个月不出门,并且脸上有忧愁之色。他的弟子们感到很奇怪,问什么原因。乐正子春对他的弟子们说:”你们只知道我的脚好了,但是我的心还未好。我曾听我的老师曾子讲到师祖孔子话,父母生了我们的全身,我们也应该全身交还给父母。不亏损身体,不玷辱身体,这才叫全身。所以,君子在行走的半步之间不敢忘记孝,跨步之时不敢忘记亲人。所以,走路要走大路不行小道,渡河要坐船而不游泳过去,就是不敢用父母给予身体来冒险。说吉祥好话而不敢忘记父母,所以,坏话就说不出口,牢骚事不沾身,不辱身,不辱亲,这就是孝啊。今天我因举步不慎,摔伤腿脚,是有亏损我父母的给我的身体,也就是忘记了老师的训导啊。所以,内心愧疚的,哪里敢出门啊。“

       从现实看,什么自杀、自残都不是孝道,那些犯法触律,身败名裂,使父母蒙羞更不是孝道。关于孝道,有一本《孝经》,有兴趣的可以一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