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论语】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

(2014-11-14 14:05:12)
标签:

云水随缘

论语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

分类: 读书摘要

      【原文】 6•21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简析】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因才施教”的原则,其依据就是人的智力是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所谓中人是与“上知”、“下愚”相比较而言。只有承认差别,才能因才施教。     

      2009年,台湾大学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易经的奥秘》系列节目中说“以前我看到那些不讲理的人我会生气,现在我不会了,我心里这样想,三季人,我就没事了。任何事情当你要发脾气,当你情绪很不稳定的时候,三季人,你就心平气和了。

       什么是三季人呢?

      原文:朝,子贡事洒扫,客至,问曰:“夫子乎?”曰:“何劳先生?”曰:“问时也。”子贡见之曰:“知也。”客曰:“年之季其几也?”笑答:“四季也。”客曰:“三季。”遂讨论不止,过午未休。子闻声而出,子贡问之,夫子初不答,察然后言:“三季也。”客乐而乐也,笑辞夫子。子贡问时,子曰:“四季也。”子贡异色。子曰:“此时非彼时,客碧服苍颜,田间蚱尔,生于春而亡于秋,何见冬也?子与之论时,三日不绝也。”子贡以为然。

       译文:早晨,子贡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有人来到,问子贡:“你是孔子的学生吗?”

     子贡答道:“是的。有何见教?”

   “听说孔子是名师,那么你一定也是高徒吧?”

   “惭愧。”

   “那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不知可否?

     子贡很爽快地答道:“好。”

   “其实,我的问题很简单。就是你说说一年有几季?”

   “四季。”子贡笑答。

    “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四季!!”

    “三季!!”

    “四季!!!”子贡理直气壮。

    “三季!!!”来人毫不示弱。

     然后就争论不止,很长时间也不停。

     最后两人打赌说,如果孔子说是三季,那么子贡就要向来人磕三个头,如果孔子说是四季,来人就要像子贡磕四个头。孔子听到声音,从院内出来,子贡上前讲明原委,让孔子评定。

     孔子先是不答,观察一阵后说:“一年的确只有三季。“

    子贡,这位先生说的对,他的一年只有三季!你下跪磕头吧!”

    子贡正待争辩,却听孔子喝道:“子贡,还不跪下!”

     师命难违!满腹委屈的子贡,噙着溢满眼眶的泪水,不服气地跪倒在地,向着那位“三季人”磕了三个响头!

     来人见此,大笑而去。

     待来人走后,子贡忙问老师:“这与您所教有别啊,且一年的确有四季啊!

    “这一年到底应是几季?”孔子答:“四季”

      子贡不解。孔子继而说道:“这时和刚才不同,方才那人一身绿衣。他分明是田间的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哪里见过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你跟这样的人那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的。你若不顺着他说,他能这么爽快就走吗?你虽然上了个小当,但却学到了莫大一个乖。”

       说完,子贡立刻明白了。 

      真是”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其心同,其理同“。《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意思是说“井里的蛤蟆你和它讲海多大讲不通,因它没见过,所处不同。夏天里的虫子你和它讲冰什么样子,讲不通,因为它没经历过,时令不同。人们的见识受到各种限制,只有对超越自己见识限制的人,才可以与他谈论大道理。”庄子所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