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本书没有弄明白责任一词的意思,只好借助词典,原来责任最基本的意思就是“分内应做的事”,还有一层意思“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本书不在于谈论过失,而在于谈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所以,过失的层面就不再考虑了。
既然责任是分内应该做的事情,那么,每个人在岗位工作就是每个人的责任了。岗位就是责任,岗位分配的合理与否,不在讨论之列,但是,每个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那是不成问题的,也就是我们能胜任这个岗位工作。
这样说来,责任胜于能力有点不妥当。
其实这本书说的不应是责任胜于能力,而应是责任感胜于能力。当责任加上“心”,加上“感”的时候,就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词典上说责任感就是“自觉地把分内的事做好的心情”,自觉的做事情就会做得更好。有强烈责任感的人能把事情做得更好,有强烈责任感的人有可能做出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来。
书中说责任和责任感是不同的概念,“责任是对任务的一种负责和承担,而责任感则是指一个人对待任务的态度”,这是对的,但又说“一个员工不可能去为整个公司的生存承担责任,但是不能说他缺乏责任感”这话有点不周全。一个员工他身居重要岗位,一言九鼎,公司的去向都由他说了算,对公司负有决定性的责任,也不能判断这个员工就有责任感或没有责任感。但是,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员工有责任感,就一定会做好自己本分的工作,应该是可以的吧。
《责任胜于能力》的魅力之处在于能激发员工勇于负责的精神。本书在封面上明确说:“现在的社会并不缺乏有能力的人,但每个企业真正需要的则是既有能力又富有责任感的人才”。这里强调的是在有能力的前提下,有责任感的人才是单位的干才。
责任应该是赋予的,有时是被动取得的,责任感则是自发的,是干出来的。笨鸟先飞是有责任感的表现,是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所以要先走一步,不需要别人去领着干、指着干,而是自己干的。
如果负有一份责任的员工,有能力,再加上一份责任感,那才是如虎添翼,对单位,对自己都是有益的。
责任是表现能力的载体,责任感是能力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