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惑——《知识窗》青竹信箱(3)
(2012-05-26 20:04:59)
标签:
知识窗大学生人际交往青竹信箱白云阁杂谈 |
分类: 媒体报道 |
青竹老师,您好:
我是一名大二学生,最近总是被如何去为人处事的问题所困扰。希望得到您的指点。
我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人,一直只与和我有相同爱好、志向的人交朋友,因为这样才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我比较喜欢历史、文学、体育、艺术之类的东西),和其他人在一起时不是不想交流,而是找不到可交流的内容,也聊不到一起去。就这样,与我比较亲近的人觉得我的处事方式有些怪,喜欢特立独行。特别熟悉我的人会感觉我人还不错。不熟悉我的人会感觉我这人特冷,很傲,不爱搭理人。其实我不是,我骨子里挺热情的,我挺渴望和别人在一起的,可是办不到,心理很郁闷。到底该如何与不同风格的人相处?
新宇:你好
很高兴你能从他人的社会评价中认真反思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不足与困惑,并能积极寻求人际关系的改善。就来信问题谈几点看法供你参考,希望能对你有所助益。
促进个性健康发展,汲取多元人际关系滋养
恰如人肌体的健康运转离不开均衡营养一样,人个性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多元人际关系的滋养。健康的人际关系既离不开与志趣相投者的深度交往,也离不开与不同风格者的和睦共处。在“深度交往”中,志趣相投者双方不仅可以尽享惺惺相惜、言无不尽的快感,更能从相互理解、欣赏与支持中,感受到强烈的自我认同感和满足感。而在“和睦共处”中,不同风格者双方不仅可以优势互补,还可从对方的反应与评价中反观到自身的盲区与不足,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深度交往”考验着一个人的学识厚度与人格魅力,而“和睦共处” 更能考验一个人的交往能力与智慧。
行动演绎“热情与渴望”,与人交往实践中增智慧
你在来信中说自己渴望与人交往的热情是发自骨子里的,但看你实际与人交往过程时感觉你关注最多的却是是否有交谈的共同话题,更多停留在内容的层面。而缺乏人际沟通的艺术与技巧。事实上,成功的交谈不仅取决于内容,更多的是取决于交谈者神态、表情、态度、语气及交谈者的自身素养等。
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有被接纳、被尊重的需要。当我们遇到可能风格不同甚至很少有共同语言的人时,如果能够表现出足够的接纳与尊重,对方讲话时,积极关注与倾听,是赢得对方好感和尊重的最好的艺术。交流过程中若能就对话交谈内容适当发问,便更能引发对方表达的意愿。互动在友好的气氛中自然地展开。其实也是一种学习与交往的态度。尺有所长,尺有所短。做个好听众,也是融于和谐人际关系网络中的一种智慧。
如果我们只是固守于自己的风格,固守于自己内心的感受与好恶,而对与己不同的人持忽略或否定的态度,对方便如镜子一样将我们不屑的态度直接反馈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