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的缺失,是女孩漠视生命的元凶

(2007-01-31 16:50:15)
分类: 咨询手记

这是一个颇有几分灵气的女孩,坐在我面前的时候,棉衣领子收得紧紧的,长长的刘海几乎挡住了眼睛的视线,女孩的眼神也一直在回避着什么。不消分说,这又是一个在父母的劝说或挟持下,来接受心理辅导的孩子,一个小时的时间能否真正地打开孩子的心灵,能否真正有效地帮助这个家庭,在我依然是个未知数,因为心理辅导工作,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当事人的配合与开放,如果一个充满着敌意、坚决拒绝接受心理辅导的孩子被父母强行押来求助的话,那几乎会以百分之百的失败而告终,尤其是对于一个1718岁的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按照以往的原则,对于拒绝接受心理辅导的当事人,我是基本上不去接待的,一来考虑到自己时间成本,二来也是更重要的是考虑到对当事人辅导的实效性,但是这一次例外。因为多次打来求助电话,希望我能帮助女孩的人,是女孩的重病长期卧床的母亲。虽未曾谋面,但从电话的急切的又有些嘶哑的声音中,我已能深切到感受到母亲对女儿的爱和担忧,还有作为母亲面对女儿的痛苦、挣扎与冷漠却无能为力的感受……从父母电话的叙述中,了解到这是一个比较有个性的女孩,内心也承载着极大的痛苦与困惑,对生死也有着自己的一些想法……

我们如约见面了,在一个比较幽雅清净的环境,其实我也真是想结识一下这样的一个比较独特的女孩,也期冀着能为女孩、为女孩的家庭做些什么……没有寒暄,从女孩的举止中我已经读懂了拒绝。但是作为一个心理工作者,面对着一个未成年人,我想自己是有责任争取求得女孩的信任与配合的。

照例,我首先简单地做了自我介绍,谈到我工作的性质及保密原则,并询问女孩是否愿意做些交流。女孩的回应很简单,不需要,自己什么事都没有。我问她为什么会来这里呢?回答是爸妈让来的。“没有想那么多,不拒绝也不乐意,他们让来就来好了,自己从来就是这样的做事风格。”

是什么原因爸妈会让自己的女孩来会见一个陌生的朋友呢?女孩说不知道,那是他们的问题……

   (其实在母亲的口中,我已经初步了解到女孩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因为讨厌家庭、讨厌自己所生存的环境而离家出走过一段时间,被家人找回后,还是坚持出去居住,如果家人不答应,便以死相要挟,事实上也已经服毒自杀未遂过两次,情急之下家人曾以病态为由把女孩送往精神病院治疗,女孩极力反抗。终于令家人心软,父亲又从精神病院把孩子领回到了家中,但是此时的女孩对家人更是充满了憎恨,对家也极其地厌倦,宁肯自己住到同学家、住到网吧或是住到一所空房子里去,也不愿意再回现在的家中……)

女孩的拒绝是意料之中的,但是女孩的所作所为一定是事出有因……女孩为什么会如此痛恨家人?女孩的外围人际圈子是怎样的?女孩的学业状态如何?女孩的家庭状况如何?女孩从小接受了怎样的家庭环境的熏陶,又有着怎样的情感经历?……

我觉得自己的定位很关键,如果把自己扮演成女孩父母的“帮凶”的话,我想我是不可能为女孩提供一点点的有效的帮助的,而真正有效的帮助是能够真正地读懂、理解女孩的心,能够体会到女孩的真实的感受,然后才可能有进一步深入女孩心灵的机会,我们的交流也才可能有些须的影响力!

面对着女孩的拒绝,我笑了,并表达了对女孩的欣赏,我对女孩说,从她的谈话中,我看出了她是一个比较有个性,口齿也满伶俐的女孩!女孩略抬了一下头,眼神中似有触动……这个时候,女孩的手机响了,女孩很客气地说“对不起,我可以接一下电话吗?”我笑着点头。电话里传来一个男生的询问,女孩在轻声到告诉说自己是在一家茶馆里,正在与一个陌生人说话呢,是对方在追问吧,女孩急忙地解释,“不会有任何的危险,因为对面的是个看起来很温和也比较亲切的30多岁的女性,然后挂掉了电话。”

此时的女孩已经放松了许多,我笑着看着女孩,并对她的礼貌表示欣赏,同时告诉她打电话时的微笑看起来很美。女孩笑了说起了自己的一些感受……

真是烦,不知道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愿意关心别人的事,我说其实如果总有人关心自己的事,也是一种幸福啊,至少有那么多的人,在关注着自己,在爱着自己。通常情况下,我们是不太可能去关注一个陌生人的情形的,除非是有什么特殊的任务在身。

女孩说自己不懂,平时不会去关心任何人的私事,也不愿意有任何人关注自己的事情。曾经有朋友遇到问题了,就一古脑地向她倾诉,自己很是疑惑,自己的问题为什么要告诉我呢?我说出来了,结果把人家给得罪了,以后再不向自己诉说痛苦了。后来慢慢到朋友也发现了,自己就是那么个冷血的动物,并非有意伤害对方,另外朋友们还发现,就这么个冷血的动物还特够哥们,从来不会把朋友们的隐私透露给别人,于是在情场上或是其他方面遇到难题或是痛苦的时候,都可以尽情地向女孩倾诉……

   就这样,慢慢地女孩的心的壁垒开始有些松动了,我们的交流应该说是比较顺畅的,以女孩的话说,自己其实对研究人是满感兴趣的,但是由于条件限制,自己平时只能接触到与自己同一个层次的人,所以也没有什么长进了,但是今天却有了深入了解坐在她对面的人的兴趣……我说,很高兴她能对我感兴趣,但是我们今天关注的点当是在她及她的家庭上面,她笑了,挺可爱的样子……

(这个时候,咨询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对来访者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真正深入交流的切入点是女孩与父母的“矛盾纷争”,女孩一直说自己没有问题,自己很好,从来不喜欢与人交流自己的事情,而女孩的父母却认为孩子有太大的问题,是非常不正常的状态。我问女孩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女孩是否愿意为消除与父母之间的“误会”或“矛盾”做些什么呢?我说虽然未见到女孩的父母,但是从电话中我能感受到父母亲的那种焦虑与担心,对此女孩是否也已感知到呢?

女孩的回答很简单,说根本就不在乎父母的感受,也不想去为他们做些什么,因为在自己的字典里早已经没有“情”这个字,而且在自己的世界中,只要是与“情”有关的都会拒绝……因为在女孩看来,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真正的情感所在,无论是谁,只要投入情感就一定会受伤害,她早已经看透了这一切。我不知道女孩的世界里到底发生过怎样的故事,此刻我所能做的就是关注、引导和倾听……

我问女孩,是否有过与父母拥抱的记忆?女孩说不记得了,稍过片刻告诉我,好象从来没有过被父母拥抱过的记忆,从小是跟着姥姥长大的,后来跟父母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所关心的也只有学习成绩。而且爸妈之间好象也没有什么感情可言。女孩告诉我其实自己从来没有受过感情的伤害,因为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受情感伤害的可能的事情,自己都会很果断地拒绝的。但是朋友们的经历、朋友们的诉说同样告诉她,情感是不可信的,自己相信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一个字“钱”,只要有钱,什么都可以,这也是自己最关注的,但是自己并没有钱,这就是自己最大的悲哀。平常所以还能帮妈妈做些事情,也是因为她能给自己钱,而自己所以拒绝接受别人的帮助,是因为自己没有钱支付别人……

   说到这儿的时候,女孩停顿了一下,问我,在听她这些话的时候,不觉得烦吗?我笑了,告诉女孩如果我觉得很烦的话,就不会坐在她对面跟她探讨问题来了,不过听到他人不幸的时候,我的内心也会很不舒服,因为我也是常人,有着自己的情感体验,但是自己能够很好地处理这样的情绪,所以尽管每天都可能听到这样或那样的人生故事,但是并不会影响到自己真实的生活状态,因为自己在交流之后,能够多一道加工处理这些负面东西的程序,所以才可能让自己一直保持鲜活的状态,也才可能更有效地帮助别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自己不成了垃圾桶了……

女孩略有所思的样子,我们对视着笑了(于我感受到的是润物细无声的享受,女孩真的是满有悟性的孩子……)

我想女孩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垃圾桶”功能的,从小的缺乏爱的熏陶的环境,又在有意无意间接受了外界朋友的那么多的负面的东西,别人的成长悲剧竟然替代了自己的感受和成长,如此成长起来的孩子,出现令父母挠头的问题行为,也就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这一次的交流,我并没有按照女孩父母的意愿,去触碰女孩为什么会离家出走或是坚决要求独自出去居住的话题,在我认为,如果真正地有效地帮助女孩成长的话,这一定是个很艰苦的里程,而所有的关键是真正地理解女孩,达成真正的共情,而后才可能有更深入的交流,有更深入的互动和生命的成长!

   

一个小时的交流很快结束了,我表达了自己对女孩的理解和欣赏,当问及女孩的感受时,女孩笑了,说感觉还不错,难得的机会与不一样的人有一次交流。

我说,虽未见到她母亲,但以一个母亲的身份,我能感知到她母亲想爱女儿却无能为力的那种痛楚,作为生活在母亲身边的女儿来说,她是否可以为减轻母亲的痛苦做些事情呢?女孩说为什么要为母亲做事呢?我笑了说,没有什么特殊的,就因为那是她的母亲,曾给予过她生命,而且妈妈是瘫痪在床!

女孩说可以的,自己会努力做些什么!

我告诉女孩,如果愿意的话,有机会可以再联系我!女孩点了点头,笑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