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转载收藏 |
几乎每天,我们都能看到一些人不快乐,没有钱 ,没有工作,没有女朋友,人际关系也处不好,学习成绩也不理想……但实际上,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些问题 ,为什么单单就他们感到快乐不起来呢?
同一件事情,用不同的视角,看到的东西自然也不同。正所谓“此人的危机,在彼人看来正是机遇”,我们的世界缺乏的并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所以,如果拥有一种良好的视角,那么就会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而这种良好视角的拥有,需要以最佳的人格为基础。
那么什么才是最佳的人格呢?我在这里卖个关子,先看看两位伟人的故事再说。
俄国出了位伟大的诗人普希金,这是众所周知的。他的妻子娜达丽雅非常美丽,在婚后还被一位名叫丹特士的人苦苦追求。他曾在公开场合挑衅,为娜达丽雅的健康干杯,并邀请她跳舞;还与娜达丽雅单独约会,表白自己的爱情,并用自杀来威胁她接受自己。
也许你会说,这也太过分了,身为男人必须采取一些行动!这正是普希金的想法。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和荣誉 ,他毅然决定向丹特士发起挑战———决斗。在那个时代,只要在决斗中取胜,那么这个人就有权拥有他心爱的女人 。于是,诗人与丹特士制定了极其残酷的标准:射击的距离只有十步,谁把对方杀死就算取胜。
1937年1月,决斗在黑山举行。伟大的诗人死了,他的妻子也被人们永远地唾骂。这不能不说是个人为的悲剧。
在这里,还有一个故事:美国南北战争打响之后,南方的庄园主们不甘心败给北方佬,他们仍然希望保留奴隶制。怎么办呢?他们聚集在一直,想出了一条妙计。由于当时美国也流行决斗,他们于是在南方找了一个快枪手,用一火车皮的黄金作为酬赏,让他去找林肯决斗。这个家伙号称是全美国拔枪最快、射击最准的人,欣然接受了任务。放心吧,我肯定会去干掉林肯。
那个时代有这样的风俗;你迎接挑战,接受决斗,那么结果无论是胜利或是失败,是死还是生,大家会非常尊敬你;但是如果你不敢决斗,那么将遭到整个社会的鄙视和唾弃。如此想来,林肯如果答应与快枪手决斗,这无异于兔子送至老虎嘴边,结果只有死路一条;但如果他不答应决斗,大家又都会嘲笑他:哦,原来林肯是个胆小鬼!所以,无论林肯答应也好,不答应也好,他都“必死无疑”。那么怎么办呢?
这里就用到了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幽默。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过:“通过幽默,可以使我们的敌人变小、变弱,变得可鄙和可笑,我们将以一种迂回的方式获得愉快,并且战胜他。林肯就采用了这种以幽默取胜的战术。
这一天,南方的快枪手来了,准备办完事就去领一火车皮的黄金。他说:“怎么样,林肯敢不敢和我决斗呀!”林肯慢悠悠地说:“当然,只要你答应我三个条件,我们就立即决斗。”快枪手一听,别说三个,就是三十个,三百个也没有问题。
于是,林肯说:“第一,咱们不能在总统府决斗,这里都是国家财产,我的枪法不准,打坏了不好交代,得找个宽敞的地方。第二,你不用找住处了,咱们现在就比,你也好尽快回去领黄金。”至于第三个条件,林肯带着快枪手来到一个宽敞的养牛场才说:“第三就是,我们要以牛粪为武器,一人一筐,直到把对方砸死为止。”听到这里,想必大家都会会心地笑了,因为此话一出口,林肯就赢了。那个快枪手走过来,握住林肯的手说:“总统先生,您已经赢了。”
当遇到科学和哲学都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时,上帝给我们我们第三条通道——人格。只要我们动用一下自己的幽默感,那么解决策略没准儿就会蹦出来。
幽默不是齿轮式的思维,环环相扣,假如你被别人卡住,就走不出来;幽默也不靠道德、伦理进行,如果按伦理道德,林肯或者决斗,或者逃避,最终都会伤害自己;幽默靠人格的魅力,它相当于一个船帆、顺风的时候一帆风顺,逆风的时候会自己调整角度,向着自己的方向挺进。也许有过些迂回,但是最终会避开风浪,到达目的地。
还是弗洛伊德说的:“不友善的幽默能够把我们的敌意以社会可接受的、轻松的方式表达出来,使我们的紧张得以宣泄。”
比如,孙中山年轻时,在美国跟《泰晤士报》的一个记者交往甚密。一天,这位记者约孙中山去打网球,不小心把球打在孙中山的前额上,没想到他不但不道歉,还得意洋洋地说:“这是英国人的打法。”孙中山听了,忍痛跑上前去,抱住那个记者,狠狠地在他的屁股上打了一巴掌,笑称:“这是中国人的打法!”这样,既宣泄了自己的不满,又不会激怒对方,何乐而不为?
在这儿还有个趣闻,说的是很久以前,有一个人骑着匹高头大马在冬夜里疾行。天降雨雪,他冻得浑身发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客栈,发现里面唯一的壁炉已经被无数人团团围住了。这个时候,你可以拿出一副可怜相说:“大家行行好,我快冻僵了,让我烤烤火吧。”但恐怕收效甚微,也可以装出副凶狠的模样:“都给我让开,不让就打得你们满地找牙。”不过,一个人挑战那么多人,最后满地找牙的很可能是自己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既能让自己烤到火,又不会伤了和气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