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帝留了条门缝,艾冬梅为啥不能卖奖牌?

(2007-04-10 14:41:49)

 

   上帝留了条门缝,艾冬梅为啥不能卖奖牌?

    上帝开了一百扇窗,那扇贴着“领导”标签的留给了熊倪,这扇叫“梁锦松”的归了伏明霞,还有一扇金光闪闪的“王子”,当然是为田亮所开。一百扇窗户各有其主,只有一条门缝留给了艾冬梅。

    论及田亮退役,最常用的一句套话是:上帝关上了这扇窗户,但又给他打开了另外一扇。但如此通俗老调的意象,对于已经处在丰富多彩大千世界中的田亮,已经缺乏指导意义。某种程度上,在2000年的悉尼,当现任湖南体育局副局长熊倪把一位风度翩翩、八面玲珑的男模特刘韬介绍给当时“还不知道怎么点菜”的田亮时,这位世界冠军的生活天空已经亮了。透过刘韬以及类似的很多扇窗户,生活开始向田亮展示无穷的可能性。

   退役告别08,只不过关上了田亮许多扇窗户中的一扇,他的窗户四面通达,甚至开到了新老体育总局大楼的中间。这是一个极有象征意味的镜头:北京崇文区体育馆路两侧,国家体育总局新老办公楼南北相对。楼下人行道旁,二十多块大型户外广告橱窗中全是田亮代言的某跑步机广告。每当夜幕降临,二十多位田亮在华灯映照下,笑意盈盈地望着这两幢楼里的中国体育最高管理者,真是一道绝妙的风景。

   在中国现有的体制束缚下,田亮已经最大限度地完成了一个运动员个体的人生价值最大化。实际上,田亮从2000年开始就已经有计划、有步骤地将自己的金牌以期货的方式兑卖给了社会,在经纪公司的帮助下,他更是融多重身份于一身,将自己的人生投资在一个获利潜力最持久、获利方式最丰富的组合式投资的基金上。正是在这样的“投资策略”指导下,田亮在跳水王子的背景下,已经拥有了清华大学研究生、公司董事长、地方体育局行政领导、广告明星、签约艺人、千万富翁等多重身份。

   田亮的金牌早就卖了,以“期货”和“基金”为投资对象,以“虚拟支付”为手段,跳水王子的世界冠军、奥运冠军早就兑现为未来生活的无限可能,让他成为举国体制下运动员的人生峰值。而艾冬梅则成为另一种个案典型。去年,当我在海淀法院第一次看到艾冬梅,身材臃肿的她,身着宽大的深褐色的孕妇装,抱着不时哇哇哭闹的孩子,令人无法相信这是一位曾经驰骋田坛的马拉松冠军。艾冬梅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像海淀法院周边的中关村地区成千上万的外来务工人员,她的装束和打扮,甚至会让人误以为她从事的是盗版光盘的买卖。

   六年级时,艾冬梅打破了家乡小县城的3000米跑记录,足足提高了1分24秒,但她也没有想过要靠跑步为生。艾冬梅只是想读完体校,然后回县里做一名体育教师。现在她还经常会有这样的想法,“当时要是直接当了老师,就好了,也不会是现在这样的结果。”十多年跑道生涯留给艾冬梅的,除了十六枚伤痕累累的奖牌,只有一双畸形的脚和一颗破碎的心。冬梅们可以调动的人生资本,所剩无几,十六枚金牌几乎是她仅有的资源和证明。

   有人说,艾冬梅不应该卖奖牌,对此我坚决反对!上帝只给她留个条门缝,难道这门缝都不让人钻吗?艾冬梅们的人生道路,固然有她们自身“坐以待毙”苦求铁饭碗的狭隘,但更大程度上还是专业体制、体教分离等体制弊端下的余孽。在庞大的体制压力下,很多时候个人是渺小无力的。中国体育不仅仅有田亮这般破茧而出的明星偶像,更有艾冬梅这样的弱势群体需要扶助。田亮早就把金牌和冠军的价值预付,难得还不允许艾冬梅抛售“垃圾股”吗?

   这十六枚待价而沽的奖牌印证着冬梅们的伤痕累累,她们不仅想籍此换来一丝微薄的生存资本,更想删除那些伤心记忆。在张艺谋极富概括力地描绘出艺术形象“秋菊”之后,中国体坛正不断经受着春兰、冬梅们的考验。现在看来,这种考验还将持续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