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挥刀自宫的荒谬逻辑,三问中国足球“国奥耻辱日”

(2007-02-10 10:01:50)
 

 挥刀自宫的荒谬逻辑,三问中国足球“国奥耻辱日”


     一,在冲突发生之后,中国足协和国奥队有没有第一时间向驻英使、领馆汇报,向他们征询解决国际纠纷的经验和方案?在“道歉”发布会的现场,不知道有没有英国媒体在,李晓光沉郁的神、郜林低哑的声音,都会成为他们报道“中国人已经道歉”的绝好素材。足协的头头脑脑们,你们尽可以说“是向媒体和球迷道歉”,但我作为一个具有一定从业经历的记者,作为一个十八年看球经历的球迷,我的回答是三个字:不、需、要!我还要追问一句,这究竟是“道”的哪门子“歉”?究竟是道德洗脱,还是政治救赎?

    在英国媒体上不会有“向谁道歉”的描述,只有“中国人道歉,表态承担责任”的描述。在一场尚未调查清楚和最终定性的国际纠纷上,我们的主管部门第一时间“挥刀自宫”,授人以抦,让英国媒体充斥着“中国人已经道歉”、“肇事球员被遣送回国”的妖魔化报道,这是哪个等级的行政能力?我不得不借用毕熙东老师在“G7风波”中一篇评论大作的标题:《中国足协缺乏执政能力建设》。

    “道歉”的后果是什么?请看一看英国媒体的报道吧!“中国人已经道歉”、“肇事球员被遣送回国”、“中国球员发起了冲突,我们只是自我防卫”。甚至郑涛的伤势都以“受伤”一笔带过,几乎没有提到“下頦粉碎性骨折”的。BBC电视台更是只播放郜林被抱起来之后的镜头,而没有之前英国球员一系列的恶意挑衅。

挥刀自宫的荒谬逻辑,三问中国足球“国奥耻辱日”

挥刀自宫的荒谬逻辑,三问中国足球“国奥耻辱日”

(两图来自伦敦当地第一手材料.第一张是该版面全部,第二张是标题局部,主要意思是中国表态道歉,英足总和警方正在调查,配以李小龙大幅功夫照片,其用意不言自明!)


     二,在这一场事件中,我们这些并未处在第一线的记者、评论家和网络写手等等,各色人等究竟扮演了怎样一种角色?特别是在事发之后的24小时之内!我先深刻反省,彻底解剖我自己“藏在皮袍下”的那个“小我”。作为专职报道85年龄段球队的记者,没有出现在第一现场,这是我的失职。这更让我想起了战地摄影之王、罗伯特卡帕的那句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在得知国奥风波的第一时间,我和报社同事、足协官员进行了交流,没有经过调查和核实,就使用了先入为主的语言,对这条信息进行了不恰当的传播,随后还撰写了几篇低俗的豆腐块。此时此刻,我深恶痛绝当时的言行!我的同事杨健,当天第一时间撰写了一篇名为《从囚徒到暴徒》的评论。但一天之后,他已经开始自我忏悔,为什么会写了一篇如此弱智的评论?他希望能够收回他在那篇文章中的观点。

     在一场事实真相还没完全浮出水面的冲突中,我们的评论家、网络写手、记者等等媒体从业人员,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了第一时间的冷嘲热讽?在英国媒体还没有妖魔化之前,我们已经自我描画成了“魔鬼”!在此,我要向中央电视台记者吕兴林和体坛周报摄影记者何斌表示崇高的敬意,是他们让我们看到事实的面目。同时感谢其他工作在一线、为我们提供真实客观报道的同行们。

    挥刀自宫的荒谬逻辑,三问中国足球“国奥耻辱日”

   (上图是英国报纸采用的巡游者俱乐部的消息来源,负责这场友谊比赛的官员的说法:我们不对此次斗殴负责,我们没有任何可指责的地方,我们的球员只是为了保护自己!) 

三,尽管我并不愿意相信,但是从前方同行那里获得的信息,却在不断重复这样一个概念:中国队和皇家公园巡游者的比赛,根本就不是在公平、公正的气氛下进行的。开场时的对手迟到,场上多次恶意的挑衅、能致人死地的出手和出脚,让人无法确认这是一场中国08奥运队的访问比赛。如果说,国奥球员要维护代表中国和08奥运的尊严,至少也要在一场正常的比赛中!如果没有了正常的比赛和道义,那么首先要维护的是:作为一个人的尊严!

       在这样一种低俗的场合,面对这样一伙肮脏下流的“打手”,打了一场没有丝毫尊重的准橄榄球赛,是谁确定了如此低劣的比赛?参加这样的比赛,如何提高08国奥队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形象?2007年2月7日,这是中国足球的耻辱日。从“比赛”到“被打”,再到“道歉”,彻头彻尾的耻辱之日!这番耻辱,也许将在一周后的烟花爆竹、酒肉相庆中悄然消退.......

      (这批国奥球员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前两场比赛的冲突他们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也是他们需要继续成熟和提高的地方。但我觉得关键问题是,不要因为有前两场的成见在先,就影响了我们对于这场比赛的客观判断。因此,本文仅是对皇家公园巡游者队的比赛及此后的事件进行评论,请朋友们看过完整版的视频和录像之后再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