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均出来的荒唐

(2007-11-10 08:36:45)

小时候上数学课我们都做过这样的题,就是小明花4块钱买了8个练习本,小红花4块钱买了2个练习本,问你平均一个本多少钱。这种题的算法很简单,当时老师没告诉我我就会了,不就是用8块钱除以10个本嘛,得出来的结果是8毛钱一个。但我们有个同学怎么也想不明白,非告诉老师小明买的本是5毛一个,小红买的是2块一个,所以8毛钱买不了本。当时我听了觉得特可笑,认为他是个傻逼。后来长大了,发现傻逼的是我,丫才真正牛逼。

 

他的质疑就是理论数学和应用数学之间的问题,理论数学不需要通过现实生活验证它的正确与否,它需要的只是推理和计算,而应用数学就完全是另外一码事儿了,它运用的数学知识可能没那么深奥,但却要考虑很多左右计算结果的外部困难。然而我们从小做这种荒唐的数学题时不曾怀疑,也没有人告诉我们理论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区别,结果大多数人都被弄得团团转,认为数学算出来的东西是准确无误的,虽然偶尔会出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加起来有可能大于180度的误差,但终归差别不大。久而久之,数学就变成了掩饰错误和装饰正确的依据。

 

就拿经常被公布的城市月人均收入来说,这个数据就是让老百姓知足常乐的手段。前几年北京财政局公布过一个数字,说人均月收入是1200。虽然谁都觉得这个数字少了点儿,但在他前面加上“平均”的修饰,很多高不成低不就的人就满足了,觉得自己拿2000算是不错的,已经超过了人均数值,而那些低于1200的人会想,人均收入才1200,我挣800,也差不了多少。但事实上,真正月收入1200的人并不太多。再举个例子,假如两个人在新街口买苹果,一个人是从北太平庄运过来的,另一个人是从新发地运过来的,但为了市场的平衡,都得买2块钱一斤,这个单价就是一个平均值,但对于从新发地的那人来说,就显得有点儿苦。所以说平均出来的数值都是虚数,而且虚的有些荒唐。

 

其实这种被平均出来的荒唐还有许多,我所经历最残酷的就是小学升初中的考试。我小学是在平安大街边上的北海小学(原来叫校场小学)上的,当时可以选择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156中学,另一个是隔壁的北海中学,我们都不愿意去北海中学,听说那学校有个可怕的规矩,就是新生进校门得先挨一顿打(后来证实的确如此)。我们谁都不想挨打,所以每个人拼命学习,为了就是逃离北海的魔掌。那时候只考数学和语文这两门,满分200,结果我考了194,而公布出来的分数线是195,就差一分。虽然我最终没去北海中学,但与156中失之交臂还是成了我一生的遗憾,就因为这个,我才一不小心迷上了摇滚乐,到现在什么都不会,只会写乐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女友出轨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