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蟠虎踞又一年(原创文图)

(2011-12-30 14:55:40)
标签:

金陵城

钟山

龙蟠

虎踞

台城

石头城

古城墙

山川形胜

旅游

分类: 沿途采撷

龙蟠虎踞又一年(原创文图)

 

祝朋友们2012元旦快乐,一年好运!

 

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又是一年。岁末时分,人们总要回顾过去,盘点那些难忘的人与事。而对于爱好摄影的人来说,最想做的,就是翻出硬盘,寻找这一年让自己难以释怀的图片。

 

古人用龙蟠虎踞来称赞金陵城雄伟险要的地形,我用有关的图片来送别在金陵度过的又一年。

 

不能不佩服古人的才情和智慧,当时没有先进的勘察技术,无法上天入地俯仰天地,但他们照样用一双慧眼,看出了这块宝地,龙在蛰伏,虎在蹲踞。古人给我们描绘的是:蟠龙沿着钟山山脉,经富贵山、九华山、鸡鸣山以及清凉山,一路向西环绕蜿蜒,途经太平门、玄武门,直至清凉门,历经台城,最后到石头城(鬼脸城),与蹲踞在此的老虎牵手,相约“龙蟠虎踞”——极具想象力的龙虎文化。后来,明朝皇帝朱元璋,采纳名儒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依山借势,扼守险要,顺此山脉建了明城墙,使金陵城独具山、水、城、林的绝美,更丰富了龙蟠虎踞的山川形胜。 

 

本文图片便从钟山开始,以明城墙为轴线,重心是台城,终点是石头城,经过春、夏、秋,悄然到了冬。这是一个龙蟠虎踞2011轨迹,也是一个初玩单反者一年的小收成。

 

其实,玩摄影的乐趣,更多的是现场的沉静,以及心灵与这块土地的沟通,它让人忘记自己的前世今生,每一刻都很崭新,摄影的魅力,大概也就在此。既然如此,图片拍摄的好坏就不再计较了,权当是丑媳妇见公婆,呈献给大家。

 

公元前3000年,所罗门国王说过: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这句饱含哲理的名句,在年底读来,不为感叹沧桑,只为提醒自己,2012,只要客观允许,依旧背包行摄。

 

再见,2011,再见,金陵城。 


龙蟠虎踞又一年(原创文图)
远处的山即是钟山。每天,太阳从那边升起


龙蟠虎踞又一年(原创文图)
钟山进城后的第一余脉九华山。向西看,太阳西沉,夕照紫峰


龙蟠虎踞又一年(原创文图)
六和亭,默默讲述着“和”文化:
日顺月顺星顺天顺地顺人顺物物吉顺,身和口和意合戒和见和利和事事祥和 

 

龙蟠虎踞又一年(原创文图)
登山揽胜,看到的是一幅水墨丹青画:塔影湖光照,城高山色明

龙蟠虎踞又一年(原创文图)
门外山川形胜,门内是明城垣博物馆,一个建在古城墙上的博物馆
这里是台城,大门内外,都是探幽的地方

龙蟠虎踞又一年(原创文图)
从博物馆上城墙顶部的通道,拾级而上,步步是历史,步步在穿越

龙蟠虎踞又一年(原创文图)
台城上,设有一些临湖驿站,有的可通玄武湖,有的可供游人休息,这一处直通明城垣博物馆


龙蟠虎踞又一年(原创文图)
紧挨着古寺的台城,为六朝时期王朝的统治中心后宫禁城
屡遭破坏,唯有古寺见证了六朝金粉的兴衰沧桑

 

龙蟠虎踞又一年(原创文图)
黄墙青瓦,山色空明;古刹钟声,荡气回肠


龙蟠虎踞又一年(原创文图)
这里每一块方砖的年龄都是美国历史的两倍以上,它们时时提醒我们:
“别碰我,我已经600岁高龄了!”


龙蟠虎踞又一年(原创文图)

站在台城上观玄武,想起韦庄的诗句: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龙蟠虎踞又一年(原创文图)

 曾经的刀光剑影已经远去,不变的依然是湖光山色
深秋,落叶和飞鸟一起,向南、向南

 

龙蟠虎踞又一年(原创文图)

石头城:以清凉山西坡天然峭壁为城基,环山筑造,这是公元前333年楚国灭了越国,楚威王设置金陵邑的事。石头城的古风遗韵,缭绕不散,人们干脆将石头城公园的主题,定为“石城怀古”


龙蟠虎踞又一年(原创文图)

天然岩壁有一巨石凹凸不平,因其酷似一张面目狰狞的“鬼脸”,又由于“鬼脸”周围砌有砖质城墙,故俗称“鬼脸城”。石壁前有一方池塘,可见鬼脸的倒影,人们称之为“镜子塘”,这两处景点合称为“鬼脸照镜”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